最近有不少读者朋友来问我一些B端面试相关的问题,其中有想转行B端的,也有正任职于B端的,我发现即便是有一定相关经验的朋友,也会对B端存在一些误解与困惑。比如对SaaS有多少了解、B端与C端设计上的区别是什么等等,要么答不上来,要么回答的囿于表象。
咱们这期来简单聊聊,给大家科普一下B端基础知识,希望能帮大家理清思路、从容应对面试。阅读指引如下:
1.B端面试如何自我介绍面试通常以自我介绍作为开场,可以说是必备环节了。明明简历上都写的很清楚了,为什么还要应聘者自我介绍呢?一个是面试官不一定是HR,他对应聘者没有基础的了解,需要一个简短的认识过程;第二个是面试官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场,自我介绍是打破尴尬局面的首选方案。一个好的自我介绍可以为我们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那么B端设计师应该如何自我介绍呢?
1.1自我介绍通用公式自我介绍通用公式:我是谁+从哪里来+为什么来+能带来什么;“从哪来”简单介绍你的工作经历,“为什么来”展现你对招聘方所做的功课,“能带来什么”表示你所持有的经验、资源。除了“我是谁”,后面个节点都要紧绕着你的B端专业度和行业专业度。
以我熟悉的教育行业为例,咱们模拟一个场景,假设李雷和韩梅梅同任职于小鹅通,相约跳槽钉钉教育产品。当面试官让他们自我介绍时
李雷说:我是李雷,之前在小鹅通做后台的体验设计,有丰富的经验和方法论沉淀,我看到咱们钉钉拥有年轻的团队,我希望通过我的专业技能,能给公司带来更大的价值,也希望公司能给我这个机会。
韩梅梅说:我是韩梅梅,上一份工作任职于深圳小鹅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负责小鹅通商家后台——在线教育SaaS平台CMS与CRM的用户体验设计。我知道钉钉有一个共创理念,我也非常赞同,只有与用户近距离深度沟通、共同创造,才能切实提供客户价值。之前为了解决商家续费率缓慢增长的问题,我去帮各种不同客户运营店铺,尽可能地贴近用户、还原真实场景,再结合大量的数据分析,发现店铺装修完成率背后的沉没成本,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商家的活跃度与续费率。于是我带领团队快速地迭代店铺装修方案。产品上线个月后,店铺装修效率提升了18%,商家活跃度环比增长7%,续费率也在持续增长。我希望能有机会加入钉钉教育团队,我们一起和用户共创出更多高效益的价值产品。
如果你是面试官,你会对哪一位候选人更有兴趣?李雷的回答看似简洁明了,但较为空洞,没有传递足够的价值信息,这段回答可以适用于应聘任何一家公司,也就没有体现他的专业度。
韩梅梅的回答相较之下看似复杂,但是每一句都简短直接地传递价值信息:先一句话交代了前任所属行业、产品交付模式、业务范畴;接着一句话点明了招聘方的业务及人才需求;最后再用一个小案例阐述自己的项目背景、行动手段、成就结果。短短两分钟内就把她的专业度、匹配度表现得淋漓尽致。
每个行业具有鲜明的属性差异,且各个公司的业务模式不同,而每个人的项目经历也不同,所以对于“为什么来”和“能带来什么”我无法给出全面详尽的建议,大家可以参考韩梅梅的回答,紧绕你所处的行业及业务。对于“从哪来”可以使用产品定位通用公式(仙女指路????1.),要想一句话介绍清楚,那么我们必须先了解B端到底是个啥
1.2B端基础认知我们常说的“B2B”指“BusinsstoBusinss”,即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网络,进行信息流通、资源共享、开展交易活动,是产业互联网主要的商业模式之一。你可以简单理解为供需双方都是企业,通过网络把传统的线下业务流程转化到线上。
这个时候可能就会有朋友问了,什么又是产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就是将传统行业的产业链互联网化,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打通复杂的整个产业链上下游、连接供给侧到需求侧的海量节点。简单来说就是从研发到生产,再到交易流通,甚至融资,都利用网络互联信息化。
比如过去传统的物流行业,信息化程度低,全靠人工规划运输线路,效率低且不精准。随着产业互联网渗透,大规模数据化和AI技术精准匹配连接,自动智能规划最佳运输路线,中国货物运输的平均距离从年的8公里降低为年的97公里。在这个转化过程中,产业互联网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人力成本、运输成本、时间成本。
再比如企业内部的员工培训,企业外部的加盟商培训、客户培训,受限于时间、地域问题,一位讲师所能培训的人员有限。而在产业互联网的作用下,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在线培训打破时间、空间限制,更广泛的连接组织,不需要集中培训,只需少量讲师在线上即可完成全部培训任务。在这个转化过程中,产业互联网极大地提升了人效、降低企业成本。
可见尽管不同行业存在着巨大差异,但产业互联网的价值都紧绕着“降本增效”,只有成本降低、效益提升了,产业互联网转型才有意义。
与我们设计岗位直接相关的B端产品,多指为企业解决经营管理问题的软件系统,通过降低成本、提升效能、控制风险、增加收益,从而提升企业的商业价值。
离我们最近的比如便利店/超市的收银系统、外卖平台的商家客户端、接种疫苗时医生使用的疫苗流通和接种管理信息系统。
1.产品定位通用公式产品定位通用公式=所属行业+交付模式+业务垂类。咱们把韩梅梅的自我介绍根据产品定位公式拆解开来,可以清晰了解到她上一份工作属于在线教育行业,产品交付模式为SaaS,负责的是CMS和CRM业务。
⑴所属行业
行业划分比较简单,可分为金融、制造、电力、能源、教育、医疗、电商零售、物流、房产、农业、餐饮、文娱、体育、旅游、煤炭、石油、印刷、烟草、交通运输、公共事业等等。
例如物流行业的易流、电商零售的和有赞、在线教育的小鹅通、医疗卫生的卫宁健康、房地产企业的明源云等等。
也有覆盖多个行业的,例如纷享销客是解决制造业、快消业、农牧业、IT互联网的营销服务管理问题;北森是解决全行业的人才管理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你目前所处哪类行业,即将面试的这家属于什么行业?是否有相关性?
⑵交付模式
交付模式即产品如何交给客户,分为自研、第三方、SaaS。
a.企业自研,自己生产自己用
很多实力雄厚的企业会根据业务的重要程度选择性自主研发产品,一方面能产出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与业务高度匹配;另一方面也保证了自主知识产权,更安全高效地赋能业务。
例如字节的飞书就是自研的模式,一开始只是服务于公司内部的邮件、文档和IM工具。不过后来作为企业协同办公软件推向了市场。
b.第三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外包/定制),帮他人生产给他人用
即根据客户所需,为其提供定制化的产品,为其生产和经营服务。提供外包服务的自然就是坚强的乙方了,甚至还有丙方、丁方。
采用外包服务的分为两种企业,一种是实力较为薄弱的企业,选择外包节约人力资源成本;还有一种是把自身基础的、共性的、非核心的业务,外包给外部专业的服务商,将内部资源投入于更核心的业务,以实现资源配置价值最大化。
小小声提一句:为了身心健康,还是比较建议大家尽可能选择有自研产品的公司或SaaS公司。另一方面,B端服务于产业链,本身带有较强的行业壁垒,对于B端从业者要求对业务流程有足够深刻的理解。而外包公司服务于各行各业的甲方,其实是不利于从业者对某一行业深入沉淀的,很有可能会杂而不精,有碍个人职场发展。
c.SaaS,生产成品“租”给他人用
SaaS(softwarasasrvic),软件即服务,通过网络提供软件服务,也是B端常见的一种模式。与之相应的还有IaaS、PaaS,这点我们先按下不表,在稍后的2.0会详细介绍。在这里我们只需要知道,SaaS一般会按功能权限划分几种版本,比如标准版、专业版、旗舰版,客户可按经营情况选择合适的版本“分期租赁”。
例如小鹅通的种版本,分别满足初创团队/个人的基础需求、成长型团队的线上线下融合场景、成熟机构多场景深度需求,所提供的功能权限不同。
我们单看知识产品注重的版权保护模块,除了共有的加密水印防录屏,旗舰版比其他两版多了防盗链、查看限制功能。
国内具有代表性的SaaS企业有金蝶云、用友、有赞、微盟、泛微、鼎捷、钉钉、纷销享客、小鹅通、北森等等
那么问题又来了,你目前负责的产品是哪种交付模式呢?
⑶业务类型
在《决胜B端》中,作者基于服务对象将B端产品大致划分为个方向
a.支持业务团队的业务平台方向,例如销售团队使用的CRM系统、物流团队使用的TMS系统、保证所有团队业务数据管理一致的MDM系统
b.支持员工内部协同的办公协同方向,例如内部沟通使用的IM系统、人力资源管理使用的HRM系统、公事流转审批发布等使用的OA系统
c.平台业务模式中支持供给方的商家管理方向,例如平台管理商户使用的商户管理系统、商户经营管理自家业务使用的商家自主管理系统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买书深入研究一下。我们今天简单聊一下较为常见的类
CMS(ContntManagmntSystm)
即内容管理,指门户或商业网站的内容发布和管理系统。内容管理即协助组织和个人,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内容的创建、储存、分享、应用、检索,并在企业个人、组织、业务、战略等诸方面产生价值的过程。(这里的“内容”可以是文件、表格、图片、数据、甚至视频,等等一切你想要发布到网上的信息)内容管理系统就是能够支撑内容管理的一种工具或一套工具的软件系统,除了内容管理,还包含了用户管理、权限管理、日志系统等等。
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