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线路达57条,带动人流物流双增

中欧班列线路达57条,带动人流物流双增长

每一天,一列列满载中国商品的列车都会从中国驶向欧洲。

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的中欧班列的密集开通,将来,乘着高铁去欧洲也会成为现实。

中国旅游研究院国际旅游所副教授杨丽琼表示,现在连接中国和欧洲的航线有条,每天往返的航班有个。中欧之间的互联互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便利。中国游客在欧洲的旅行范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广泛。

4月1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报告()》(下称“报告”》。报告称,中欧班列是“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一个独特的现象。

报告列举了一组数据:仅年开行的中欧班列就超过列,比至年开行数量的总和还多。目前中欧班列线路多达57条,国内开行城市达35个,通达沿线12个国家34个城市。

报告称,过去担心的回程列车“虚位以待”状况在明显缓解,年以来,回程班列年平均增长%。与此同时,中亚班列开行数量也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年,截至11月,中亚班列开行数量达列,较年同期增加列,增长49%。空驶的回程班列和中国巨大的市场以及对各国商品的包容态度,对相关国家来说是巨大的商机。

‘一带一路’倡议正在由落地开花到根深叶茂。

西宁、海东、格尔木三市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通过缔结友好城市、开展特色商品展示展销、举办合作论坛等形式,“点对点”地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主要城市开展交流合作,构建起常态化的合作机制。

青海省陆续在土耳其、尼泊尔、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建设了丝绸制品、穆斯林用品、藏毯等青海特色商品国际商城和保税仓库,持续扩大对外开放门户。在省内也相继建设国际商城,以扩大消费市场,释放消费潜力。自年9月青海开通西宁至比利时安特卫普中欧班列后,年8月,格尔木市又相继开行了两列中欧班列。

此外,天津市率先开通“中蒙俄”国际公路运输通道,并成功开行了“中欧”和“津欧”国际集装箱班列。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教授盛斌介绍,天津正探索“东北亚—天津港—大陆桥—中亚、西亚和欧洲”双向多式联运,完善“海-空-铁”三式联运,拓展国际中转集拼业务,打造中欧集装箱班列等优质业务品牌。

年前10个月,天津港至二连浩特过境班列完成运量4.5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31.8%,为全面深化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天津至白俄罗和俄罗斯的中欧铁路班列也顺利开行。

浙江省正加快建设义乌陆港,以义新欧班列与义甬舟大通道建设为主要抓手,推进以国际铁路班列为主的陆上物流发展;强化杭、甬、温国际空港枢纽功能,加快国际空港建设,促进浙江国际航空物流发展。

年11月18日义新欧中欧班列开通运行,经过3年多的重组优化,已成为运行线路最长(直达英国)、通达国家最多(34个)、装载效率最高、经营模式最新、政府补贴最少的中欧班列,被赞誉为“亚欧大陆互通互联的重要桥梁和一带一路建设早期成果”。

截至年9月底,义新欧班列总共往返运行次,运载2万多个标准箱。其中年前三季班列运行次,运载近1万个标准箱,同比增长.4%。徐剑锋介绍,目前义乌正谋划推进中欧班列(义乌—捷克)专用车站及装卸场站建设,设立捷克站商贸物流园,打造集中欧班列物流分拨、小商品城分市场、生产加工、跨境电商、展示交流、人文合作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力争1年筹备启动、3年初具规模、5年基本建成。未来义新欧班列将在加长线路、增设线路、减少时间、提高效率等方面不断推进,最终成为沟通浙江与“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动脉。

年,山东省开通列中欧班列,运输货物3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年,山东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9亿元,增长45%,占全省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的58.7%。年前三季度,山东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6亿元,占全省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的53.3%,新签合同额千万美元以上大项目39个。

目前,中欧(武汉)班列进一步扩大辐射区域和业务范围,以湖北省会城市武汉为中心,已经形成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铁路网。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中部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苏娜副研究员介绍,特别是武汉的高铁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通往十几个方向的高铁网逐渐形成“米”字形的网链结构,未来将联通长江经济带,构建起多条连接“一带一路”的大通道。

目前,在“一带一路”地区,除了中国投资的大规模落地,还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起的、由个项目组成、投资总额亿美元的“丝绸之路复兴计划”。

该计划致力于改善欧亚大陆通道的公路、铁路、港口、通关等软硬件条件。在上合组织框架下,E-40国际运输走廊与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中国公路路段也初见成效,该项目包括新欧亚大陆桥和国际航空网络的建设。义乌直达中亚的国际铁路联运物流大通道也已开通。这些都为丝绸之路旅游合作提供了交通基础的保障。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经与“一带一路”相关24个国家共同推进建设了75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中国企业累计对相关国家投资超过亿美元,并为这些国家创造了近20万个就业岗位。而这些就业岗位的创造,有效抵御了发展中国家产业基础薄弱,承接全球产业链转移不足,投资匮乏影响经济结构转换的难题。

“‘一带一路’倡议的初衷是促进国内改革开放事业,促进中国与周边和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不是参与所谓的地缘政治博弈。”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研中心主任李永全研究员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提出以来,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理解,合作理念正在被广泛接受。在发展战略对接过程中,合作伙伴的潜力正在被深入挖掘并形成一系列重要合作项目。

青岛(胶州)—东莞(石龙),胶东第一条冷链班列成功首发!

4月11日18时30分,伴随着一声清脆的汽笛声,载着胶东冷冻肉制品的“鲁粤定时达”冷链班列缓缓驶出中铁联集青岛中心站,驶向东莞石龙,标志着胶东第一条冷链班列成功开行。

该班列打破了原来铁路8个集装箱成组的要求,可单个订舱;每周三、周五、周日的18点30分定时发车,运营班期稳定;青岛胶州站至东莞石龙站39小时直达,时效有保障。同时,“鲁粤定时达”冷链班列使用全新定制的45尺中集冷藏箱和进口开利冷机,可提供制冷、保温(全程温度控制在29℃至-29℃)精准服务,可满足生产企业及物流公司的整车、零担等各种需求,具有良好市场性价比。

为保障冷链班列顺利开行,我部所属物流公司积极协调统筹区域货源,预先优化部署两端物流渠道对接,高效保障了货物转承运输,为胶东区域及珠三角企业客户提供全新的物流体验。

目前,胶东事业部以山东为中心,建立了山东-广深、京津冀、江浙沪、东北、西安、成都、武汉、福州等多条冷链零担专线,通过国内自有二十多座冷库和落地配资源,提供精温控、定班发、多温区、可追溯的全程供应链服务。“鲁粤定时达”冷链班列的成功开行,标志着我部冷链业务平台在实现汽运、海运二维发展的同时,开辟出新的铁路发展方向,实现了仓干配、多温区、可视化、可追溯等“软件”服务与冷链物流多样化渠道无缝对接,为冷链业务规模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鲁粤定时达”冷链班列是胶东事业部响应政府降低能耗、生态环保,践行新旧动能转化的成功尝试,对促进胶东区域与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交流、降低物流成本、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俄卡卢加州对华出口铁路运输价大幅下降已接近海运

据俄罗斯出口中心发布消息称,沃尔西诺(俄卡卢加州)—成都线路铁路出口运输费率大幅下降。

据介绍,从沃尔西诺火车站向中国出口的货物将享受特殊条件。

俄罗斯出口中心4月9日发布消息称:“目前发往成都40英尺集装箱的运费为美元。因此,铁路运费首次接近海运运费。”

出口中心指出,根据铁路出口专线计划,食品生产企业可以享受俄罗斯出口中心的特别政策,对运输费用进行部分补偿(最高50%)。经过运费补偿,铁路货运的成本开始低于海运成本。

去年4月份,俄罗斯出口中心与合作伙伴启动自卡卢加州出发的首条铁路出口专线。随后将开通乌发和克拉斯诺达尔至中国的集装箱专列。

-------------在您身边的铁路运输专家

-----------为您量身定制综合物流方案

TEL:-

FAX:-

全国统一

WEB:







































白癜风分型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tringuser.net/jbzzd/48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