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在网上看到一些忆旧的文字,讲的是在改革开放以前的一些旧事,主题是讲当时的“政治清明”“官员不贪不腐”“人与人之间关系友好”“男女关系健康”“社会治安好,百姓夜不闭户”之类,以此来否定这三十多年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进步。这些文字,对于上了年纪,知道“极左”究竟是什么货色的老一辈来说,自然是不值一哂的;但对于“改革”后出生,并对当下社会某些不足之处感觉不满的人们,有强烈的盅惑性与煽动性。谎言重复一千次,虽然不能成为真理,却能促动一种反社会发展的情绪。这充分说明,对一些历史账的淡化与漠视,已显现出其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来。因而,笔者也不惴重复,将自己采访到的老辈人们的亲身经历写出来,让读者朋友们从另一个角度,去看看某些人怀念的美好岁月,究竟是怎么样一回事?
一、周润之排兵布阵
周润之,四川什邡回澜人,少年时外出读书并在外工作,后因学历太高,在“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时代,天然成为阶级敌人,发配回原籍务农。因深感世道人心险恶,不与村民交往,每天劳作之余,就躲在家里自己和自己下棋。他的这个反常举动,被阶级觉悟高的乡民举报。在那个被某些人怀念着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简单友好的时代的某个夜晚,周润之那穷得没必要关的门被踢开了,几个平日里与他从无冤仇的人将他和他的象棋抓住,要他交代是如何进行反革命排兵布阵的?他们的理由是:电影里每次大战前指挥员都会自己跟自己下棋。
周润之交代不出自己的军队和即将发起的攻击点在什么地方,加之他的名字与伟大的领袖的字号相同,极其反动,因而被感情友好而简单的邻居们斗得皮开肉绽,两天后“自绝于人民”。
二、鸭子发报
这是我的一位长辈的故事,愿他老人家在天之灵能原谅我拿他出来说事,但他的故事,确实太能回答那些怀念那段“清明政治”的人们,那华丽外衣里面,包藏的是些什么?
那时,老前辈正处于壮年,在公社中学当老师,因学生都停课闹革命了,无事可干,溜回老家,帮妻子做点农活,并喂了两只鸭子,当时有政策规定,每户可以喂两只家禽,两只以上,便是资本主义尾巴了。
老前辈除了多读了几本书之外,别无什么罪过,加之平日性情随和,也没引起革命大小将的鍖椾含涓鐧界櫆椋庡尰闄?鍖椾含鐧界櫆椋庢渶濂芥不鐤楁柟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