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没地儿遛弯、
没啥花花草草,
这可能是不少住在中心城居民的苦恼。
城市公共空间示范工程让这些不便利马上就成为过去时啦。
具体怎么改造?
一切由你说了算!
北京城市公共空间改造提升在机制上确保公众参与,把好事做好!
发改君之前给小伙伴儿们介绍过,市发改委日前发布了《关于城市公共空间改造提升示范工程试点工作方案》(戳这里复习北京城市公共空间咋改造?10个样板在这里!),在东西城启动了10个试点项目。这是利用疏解整治腾退空间,提升城市品质和人居环境的具体举措。
方案起草过程中,市发改委委托北京工业大学作为第三方课题组,通过“打牌”、“下棋”、“聊天”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了居民需求调查,通过“翻档案”、“查史书”等方式,对公共空间历史文脉、空间形态、现状问题等进行了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深化方案设计研究。
今儿个发改君就给大家唠唠,此次公共空间改造提升,我们是怎么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
改什么:城市公共空间功能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公共生活的重要载体和城市形象的重要体现,也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重要内容。秩序良好、环境优美的城市公共空间有助于增加市民的获得感,更能反映出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精神风貌,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城市发展的活力。
名
词
解
释
城市公共空间
根据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首都环境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建设指导性图集》,城市公共空间指可达性良好,尺度宜人,以步行为主的场地、相关设施及相邻建筑(构筑物)。按照环境要素的空间位置及专业组成,城市公共空间共包括7个方面22个小项,比如步行空间、沿街界面、绿化系统、公共服务设施、市政设施、公共艺术、建设项目与公共空间的衔接等。
发改君通俗点跟您说,城市公共空间就是您居住、生活、工作身边的空地儿。在您家门口开展的公共空间改造提升,其实就是为了给咱们老百姓增添更多品质更好的遛弯散步空间、儿童玩耍空间、驻足聊天空间、赏花看景空间以及更多的停车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等。
谁来问:多方联合问计年3月初,本市城市公共空间改造提升示范工程试点相关工作全面启动,市发改委着手起草试点工作方案,并委托北京工业大学作为第三方课题组,有序推动试点项目的前期调研和概念性方案设计;9月底,《关于城市公共该空间改造提升示范工程试点工作方案》正式获市政府批复同意,历时7个月。在此期间,市发改委始终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原则,多层次对接属地需求,广泛听取意见建议。
座谈调研
市发改委副主任杨旭辉带队调研,组织东城区、西城区规划国土、城市管理、园林绿化等部门和属地街道、社区居民、专家等开展城市公共空间改造提升示范工程试点工作座谈研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深化研究论证。实地调研
市发改委和课题组联合,对东西城区上报的20多个意向性项目逐一进行实地调研,广泛听取属地政府和周边居民意见,并初步选取10个示范工程试点项目。之后,课题组针对10个试点项目再分别开展专题调研。
课题组王峥老师(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勘察设计院规划所所长)介绍,每个示范工程试点项目前后需进行四轮左右的调研:
首先是现状调研,摸清居民的需求和空间的特点;
其次是民意征求,了解居民对设计方案的意见;
第三次是公众参与,将修改后的方案向居民宣讲,并展开座谈,确保老百姓都对自己家门口将要发生的改变知情;
最后一次是征求民意的公示。多次调研的最终目的是做出“老百姓满意”的方案。
▲调研流程示意图
怎么问:花式创意调研咱家门口怎么改,居民如何说了算?今儿个发改君带大家看看我们委托的课题组在进行概念性方案设计时是如何进行“花式创意调研”的。
1漫画问卷法为了改变传统调研问卷单调乏味的形式,课题组设计出了漫画问答题,提高调研的趣味性。
2扑克牌调研法课题组熊文老师(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副院长)在多个项目中使用的扑克牌调研问卷形式也广受居民欢迎。课题组把问题和需求分别通过黑色、红色两种颜色的扑克牌表示,不同于传统的文字版问卷调查,问题具体内容用漫画形式表达,便于居民理解,让老人和孩子也能有兴趣参与问卷调查。
▲黑牌扑克牌调研法
黑牌代表“现状存在的问题”,利用黑牌调研收集了大量的居民对公共空间的意见,比如机动车停车占道、厕所环境差、缺乏公共空间、缺少健身场所等。
▲红牌扑克牌调研法
红牌表示“居民的实际需求”,课题组利用红牌调研总结出居民最期待的公共空间改善建议,比如街道的无车化、休憩座椅、免费的WIFI、交往健身场所等。
通过扑克牌调研获得了数以千计的居民反馈意见,那么调研成果如何呢?
给大家举个例子:通过调研分析发现,东四南居民的日常活动包括了散步、聊天、乘凉、儿童游戏、养花等,居民反映的公共设施需求也分别为健身器材、座椅、绿化景观等,那么我们在接下来的设计中着重了考虑了这些设施的补充与完善。
▲东四南项目居民调研情况汇总表
是不是成果满满,有些地方出人意料?
3创意棋盘问卷调研法为了更进一步拉近与居民的关系,提升居民参与身边公共空间改造提升的积极性,在东四南项目中,课题组惠晓曦老师(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乡规划系讲师、主任助理)带领的小组创造性地采取了“下象棋”的民意调研方式。
利用象棋这一胡同居民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将调研问卷巧妙转变为象棋棋盘样式,而调研地点也选在了胡同里的公共空间“潜力点”上。以棋子为选项,在与居民一问一答的互动中自然形成了一幅幅象棋“残局”,调研出胡同居民主要公共活动形式,以及对于胡同公共空间的认知和需求。
▲象棋展板调研法
从一盘象棋残局中,得出点啥呢?经调研,居民北京治疗白癜风会痛吗北京中科医院都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