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人工智能究竟会不会取代医生?答案是,不可能完全取代,但会取代一部分医生。那么哪一部分医生会被取代呢?
一、医学将回归精英教育:花样学制将逐步被统一!
在7年制退出历史舞台之后,前不久,中国医学教育又迎来重大改革,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严格控制医学院校本科临床医学类专业单点招生规模,并严控8年制招生数量。
医学院招生数量将被缩紧,这将意味着医学院大扩招时代将一去不复返;不仅如此,中专、大专临床医学专业也有望退出历史舞台,初中毕业学医的中国式尴尬将逐步成为历史。
未来,5年的本科教育加上3年的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再加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将成为中国医学教育的主流,八年一贯制临床博士培养数量不仅将被紧缩,也将黯然失色。
其中,在住院医规培期间,有望实现规培医生的社会人身份,即规培完了再找工作。
这一系列改革将意味着学医的时间成本大大提高,医学教育改革朝着精英化方向发展。
对此,一位资深医学教育专家向记者表示,医学必须是精英教育,但也应该是精英待遇,二者缺一不可,否则将很难吸引优秀人才学医、从医。
二、大批内科医生被逼走向市场!
据获悉,医院某内科专科患者一年竟然下降了四分之一。事实上,据了解,随着取消药品加成改革的推进,医院的包袱,一位院长甚至直言,内科现在是看一个亏一个。
医院的创收科室,内科医生的前途开始堪忧,再加上分级诊疗改革的推进,医院内科将面临着一方面缺患者,另一方面患者来了又亏钱的窘境。
如此一来,内科医生迫于生计将不得不自寻出路。
据上海SIMC院长黄翼然近日向记者介绍,该院医院内科医生走向市场的机遇,吸引医院坐诊,还因此吸引了一批内科患者前来就诊,医院门诊量翻倍增长。
此外,内科医生开诊所也将是一大趋势,反过来也将大大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设进程。
三、中国医疗正在迎来体验革命!
据了解,一些医疗界人士不承认医疗是服务业,担心把医生等同于“服务员”。事实上,不管如何强调医疗的特殊性,医护提供的是医疗服务这一点无法改变。
对此,一位业内人士直言,是否承认医疗为服务业,是医生自由执业的前提;并直言,中国医疗将迎来体验革命。
啥是体验革命呢?众所周知,长期以来,中国人看病叫求医,医院人山人海,患者体验差,医患矛盾不断。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民众收入水平的提高,过去能够将就的糟糕体验很难再将就下去,整个医疗界的服务升级在患者体验方面必将迎来一次革命。
首先,在医院领域,和医院主要竞争什么?技术?恐怕短时间内还很难,但在服务体验方面大有可为,完全可以由此实现弯道超车。
不仅如此,据了解,走向市场的医生,一般都非常重视患者体验,在医疗服务的患者体验上可谓精益求精。一家医生集团甚至打出了“不允许患者不满意”的口号。不是说强迫患者满意,而是一定要找到患者不够满意的地方,改进服务后让患者满意。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社会办医的快速发展,大批医生走向市场,中国医疗界正在迎来一场医疗服务的体验革命,在这一进程中将实现多方受益,还必将倒逼医院服务体验改革。
四、医疗反腐风暴愈演愈烈!
众所周知,药品价格虚高是畸形的“以药养医”医药卫生体制造成的,导致要靠灰色收入来保障医生职业的吸引力,这一制度也是导致中国医生群体被污名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甚至还导致不少院长、科主任及普通医生被查甚至入狱。
医院科主任甚至直言:“感谢行业潜规则,不然没人做医生。”
但是很显然,这一畸形的格局到了需要被打破的时候。据了解,医疗反腐从未停歇,但很明显近几年风暴愈演愈烈。别说院长,就连落马科主任的数量似乎数都数不清,而且牵出不少窝案,整科室的医生被查,安徽滁州医院大多数医生被查的事件。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取消“以药养医”医院层面的药品加成,在持续提高医技性服务价格、医生阳光收入的大趋势下,大幅压缩药品回扣环节,打击医疗腐败势在必行,一些回扣重点科室正在成为医疗反腐重灾区。
五、大批医院将被托管、改制、降级!
前段时间,山西太医院医院标准收费的消息,引起业内哗然,甚至被部分媒体解读为“医院自降等级”。
事实上,医院被改制或“降级”是大趋势。用北京卫计委党委书记方来英的话说,中国根本医院。医院医院本应承担的科教研及临床为一体的责任,本身活着都困难。因此,随着医学中心建设大潮的到来,一些类医院将面临托管、改制、降级等命运。
不仅如此,医院也基本上是上述命运,医院托管或被改制将成为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