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13日,在上海静安区举办的GCUC全球联合办公峰会中,就“共享办公是商业地产新的主力点吗?”这一论题展开了激励讨论。接下来,为您带来精彩的内容回顾。
主持人:
丁晓宇杭州东方网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迈点副总裁/众数信息总裁
邀请嘉宾:
万里江方糖小镇创始人
陈丽丹上海创智天地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贾丹龙湖集团一展空间联合办公运营总监
刘彦燊WE+酷窝创始人
冯希祥创联工场创始人
李戈T-House首席执行官、飞行者音乐科技联合创始人
丁晓宇;万里江;陈丽丹;贾丹;刘彦燊;冯希祥;李戈
以下均为当日论坛演讲现场速记
第一部分论坛嘉宾自我介绍
主持人(丁晓宇):我们今天的主题是“共享办公是商业地产新的主力点吗?”分为两个part,第一个是自我介绍;第二个环节是大家互相提问,因为刚才在下面看到有很多问题都是互相想问对方的。地产行、做音乐的、做媒体的、Allen总早前是资本和投资这个版块的、冯总早期是做创业的出身的,为什么全部都投身于联合办公这个领域了,联合办公这个行业为什么可以吸引这么多大咖?首先我们做一分钟的简介,我是杭州东方网升的副总裁、迈点副总裁和众数信息总裁,我们最早在我们酒店、联合办公和整个租赁地产版块的做商业资讯、人才招聘和大数据。下面请各位介绍一下自己吧。
万里江:方糖小镇是一个相信未来创新办公力量的运营商,我们希望做成一个全生命周期的产品,从联合办公到创意办公再到大企业的定制办公,我们希望和所有做联合办公的同行一起,改变传统办公的生态,目前为止我们是全国领先的,同时也是上海最大的,在上海有23个联合办公和创新办公的运营商。谢谢。
陈丽丹:创智天地是瑞安房地产旗下的一个以创新创业作为特色的项目。瑞安房地产在上海很知名的新天地、虹桥天地都是我们的项目,对联合办公这个领域不论是合作伙伴还是自己深耕都做了很多年。像合作伙伴,我们跟裸心社在新天地、虹桥天地都有合作。我负责的创智天地,已经发展了十五年,我们一直在创新创业这个领域深耕。瑞安房地产一家非常具有匠人精神的地产公司,项目不多,但每个项目都非常有我们自己的创新特色,无论在哪个行业里。谢谢。
贾丹:我是龙湖一展空间的贾丹。我们大家汇报一下,一展空间是龙湖推出的创新业务品牌之一,迄今为止发展不到一年的时间,目前已经布局了两大产品线,一个是联合办公,一个是孵化器;目前也布局了两大生态链产品,一个是做购物中心中的联合办公,集合联合办公+联合商铺+联合展示,还有一个生态链是打造办公+居住+娱乐+社交四维一体式的生态链的联合办公,我们简称“商住办”这种CityHub的概念。今天很开心,能听到很多服务商,包括供应商的一些分享,希望会后有机会的话能多多合作。谢谢。
刘彦燊:WE+酷窝现在发展两年半,全国16个城市,46个空间已经开业,55个空间已经签约,也是中国第一个走出国门的联合办公,我们今年在芬兰的赫尔辛基开了海外第一家,今年第三季度开了第二家,接下来也会开在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和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在我们平台大概有多个企业。我们也在摸索,包括生态圈的打造、为创新企业的服务。联合办公总体来讲还是一个很早期的行业,所以每家所针对的也不一样,有些是宽,有些是广,有些是深,有些做内容为主,有些以规模为主,毕竟大家都是在摸索,一路前行吧。谢谢。
冯希祥:创联工场,冯希祥,来自于岛城青岛。创联工场在联合办公这个行业里深耕十年,主要布局在山东省的青岛、济南,同时在杭州、南京等其他城市也有布局空间,目前为止已经覆盖10个城市,30余个联合办公空间,入驻企业超过家。我们采用“空间服务+融资直投+资源链接”4.0加速服务的模式,着力打造“资源互通,相互赋能”的生态圈,为入驻的创新企业提供覆盖全国的全生态顶级办公服务体系。今天很高兴来参加GCUC的峰会论坛,主要目的有两个,一个是跟各位大佬们多多学习交流经验,其二就是要说一下,联合办公在二线城市还有很多发展空间,欢迎大佬们多来投资,挖掘非北上广城市的市场潜力。谢谢。
李戈:各位好,首先感谢主办方和P2的邀请,我是T-House的李戈,我们可能和联合办公是离得比较远的。简单讲一下T-House。T-House是太合音乐集团、P2还有飞行者音乐科技一块联合投资的音乐空间。我们希望可以降低音乐行业的专业服务门槛,去满足普通人对音乐消费的升级需求,我们的产品非常简单,就是成为我们的会员,做个广告我们的会员价只有99,可以干嘛呢?可以每个月看两场音乐演出,它意味着什么呢?全中国小型的LiveHouse演出每场大概是-,在T-House成为会员,两杯咖啡的钱可以看两次演出的机会,同时还有一个小时专业录音棚的使用时间,和一个小时排练室的使用时间。所以,今天坐在这个椅子上,我可能是最大的一片绿叶,衬托一下联合办公和内容合作的可能性。谢谢大家。
第二部分共享经济是商业地产新的“主力点”吗
主持人(丁晓宇):好,接下来我们大概还有35分钟的时间。等会两位女士要注意一下,因为今天所有的东西都是基于地产空间在做的,刚刚冯总说“我是来上海拜访的”,但是他布局的所有东西,不管是杭州还是南京我觉得离上海也不远了,有可能他已经看到了上海的潜力。所以在将要开始的第二个part里面,我们有个环节就是说,联合办公是不是商业地产新的主力点,把它换一个主题,就是你们各个公司带着不同的目的,你们公司各个属性都不一样,为什么进联合办公这个行业,它的利益点,从你们公司的角度到底是什么,你们可以互相的提问问题。
陈丽丹:刚刚在台下就有人问了这个问题了,就是“联合办公不一定有很大的赢利点,发展也呈现参差不齐,你们公司为什么也想加进来,把这块肉分一分?”我当时已经回答了:因为联合办公其实还是办公,对于商业其产来说,联合办公还是很大一块,这么大一个新的趋势,地产商不去涉猎这个环节,也是说不过去的。
但是我觉得有两种,一种是被动的,当你在地产上有一部分是非常的鸡肋的位置,你当时在想这些位置怎么去处理的时候,可能联合办公是一个出路,通过一个包装,通过一个打造,不仅仅把鸡肋解决了,还能成为一个新的亮点,我称之为被动的;第二个是主动的,商业地产还是在商言商,我可能跟在座的很多人不一样,很多人都是在做众创空间、联合办公,无论是资本方还是运营方,我真的还是负责商业地产的,所以对自己是有要求的,我对地产的增值保值的潜力还是摆在那边的。
什么意思呢?就是当你的商业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你怎么商业有一个很大的增值空间,你对你的定位,你对你的产品组合,你对你未来的办公增长点在哪里,这个时候你可能会主动去调整各个产品的比例,那联合办公带来的亮点、亮色以及这些配套,可能是我们要考虑的。所有商业地产已经是你不迈进这个门槛也要迈进去了。
主持人(丁晓宇):您大约说一下联合办公这个行业是多少,让大家觉得“这个商业地产我还是能做做的”对么?
陈丽丹:我们现在这个品牌,甲方也是说,我们是需要他们付我租金的,付租金的话,对我们的投资要求是不会低的。
万里江:我接触过很多开发商,我觉他们的心态是这样的:我这里有一个新的板块要尝试一下,我的整体付租金,最好能自负盈亏,不要对他有一个要求,但是租金是可以稍微打点折的。这已经是目前最好的状态了。但是我也想说一下,看你第一句说“联合办公也不怎么挣钱,我还要把它引进来”感觉很为难。
我一定要阐述一下,这个题目叫“联合办公是不是商业地产新的主力点”,可能也是他们想的。我觉得对于商业地产商或者开发商来说,什么是商业地产的主力点,谁给这个商业地产赚钱谁就是主力点。其实商业社会很简单,不管什么概念,它也要挣钱的。如果说他这个主力点不挣钱,那他会亏钱。
但是这个主力点有两种,一种是他在商业地产中占了很大一个部分,他贡献了最大的租金收入;还有一种主力点是他也占了一部分面积,但不是非常大,但它能给商业地产带来很大的人流和让其他的商户交更多的租金,比如当年的沃尔玛至于万达广场,沃尔玛的租金很低,但它人流很大,它能补充其他商业,从而其他商业的租金会更高。比如很多新的写字楼开张要引进一个星巴克,星巴克也许租金很低。
主持人(丁晓宇):万总,我刚刚就想问,咱别打比方,比如租金那个部分,它的租金占多少啊,怎么谈的?这个可以直接说说嘛?
万里江:所以说,目前的联合办公处理难消化的位置,是一个很好地结合。并不是说有多少概念,我认为是一个很好地结合的。
这里我也想提问一下:像龙湖这么大的企业为什么也想做这么“脏乱差”的企业呢?
贾丹:借刚才的话题我再讲一下,我从来不觉得联合办公是一个不赚钱的项目,也从来不觉得它是一个“脏乱差”这么艰难的业务。我就举个例子吧,我们在上海的虹桥天街,在虹桥火车站那边整体项目的话,商业是20万,我们的联合办公占了两万一千平。我就说一下我们的商业机密,目前我们做联合办公的价格和之前交给商业租金的价格,我们做到了2.5倍的溢价。我们交给商业的租金也是按照市场行情来交的。
所以我觉得,联合办公如果做好了的话,会对商业租金有一个溢价的能力。其次,我们做这个业务不光是租金上的增幅,更多的是我们可能是商场最大最稳定的一个主力点,然后商业也是我们最丰富,配套最齐全的一个商业配套。所以我们也是做联合办公+联合商铺+联合展示做这种商业综合体的联合办公产品。所以之前我们商场里商铺的租户,就是在我们联合办公里进行办公,然后我们的客户在商场里进行消费这样一个非常好的结合。
刘彦燊:我觉得从商业地产的角度,特别是以商业为主,不是综合体的较量,像瑞安、龙湖这种,联合办公主流是一个配套,并不是一个主力,所以这个主题,我觉得起码到现在离主力还是差很远的,虽然我是做联合办公的。从联合办公的角度来讲,我们最大的体量能做到-0。目前的情况下,就20万的商业体来讲,只是从联合办公的角度他是很难定位的,很难定位这个商业。从这个整个商业体的定位,它的目标客群从他周边的设施来讲,只有商业发展他才能做出这个定位。他要考虑联合办公在这个地方占一个什么样的比重,他把这块切出来,他想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比如龙湖陈总刚才说,我可以拿到2.5倍的租金,这已经很厉害;那瑞安可能说我不知道联合办公将来会发展成什么情况,所以我作为地产商,我先插一只脚进去,我试试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这些都是在这整体定义商业地产时,把联合办公作为一个配套,并不是说这是主力,起码从目前来讲,将来不知道。
联合办公我们不能只看到他目前共享办公的一个概念,其实我们真正在做的是整个空间的运营,将来肯定是一个新的办公环境的走向。我们以“共享经济”作为一个核心,还有我们长久的革命,将来办公场景是什么样,我觉得因为联合办公,我们提早的进入了人与人的这种体验,因为传统办公更多的是以空间为重心、以地区为中心,而联合办公更多是入驻团队提供的服务,我能提供给他什么样的服务,让他产生了这种的黏性,所以说,我们可能更知道将来办公的需求,我们可能先吃了螃蟹了,这些是传统办公没有办法做到的。
主持人(丁晓宇):我觉得Allen总说的偏向于刚刚说的防守逻辑,有这么多的东西必须要去做,或者有很多东西在等着做,是吧?联合办公是整个办公的商业业态非常少的一个部分,不够那么大,我相信每个做联合办公的人都是一个有情怀的创始人,立足当下,放眼未来。我尤其想知道,当下怎么活下去,尤其是已经到这个阶段了,究竟这个部分是怎么在做的,未来的状态是怎么样的,这些我们可以想象,但是我们首先得活过明年和后年,这样的一个情况。我觉得顺着这个话题对大家意义更大。冯总,你刚开始创业创了这么多,为什么一头扎进了这个行业?
冯希祥:是的,开始创业不是做联合办公,但是创业的经历让我知道创业需要什么,而联合办公是未来商业办公的趋势,是创新创业项目的推动者。其次,现在的联合办公整个行业都是在创业,大家都还在摸索。所以我现在依然是一个创业者,今天来的同行大部分也都是创业者的角色。我想,在座联合办公的同行们都有一个共识,就是联合办公这个行业它本身利润没有多高。创联工场从08年开始做,真正开始盈利是12年,整整亏了4年。从12年开始之后,创联工场才开始赚点钱,为什么一直坚持做下来呢?因为联合办公室是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在行业里这10年,我看到了联合办公它会成为未来办公的主流,只是时间问题。还有今天这个主题“共享办公是商业地产新的主力点吗?”,我觉得现在说为时尚早,但总结创联工场十年来遇到的情况,起码对商业地产有两点影响。
首先,我们最开始从济南、青岛两个城市开始做联合办公的时候我们有个发现,我们创联工场所在的写字楼,租金会比周边同品质写字楼的租金坚挺一些,也就是说联合办公空间对商业地产、写字楼是有保值甚至增值的效果。比如说,我年拿的时候是2.5,周边也是2.5,如果两年之后,我们这个房子可以涨到3块,别的房子还在2.5。所以联合办公本身对商业地产的带动作用是非常大的,他是一个很有效的配套。这是第一个,对写字楼的保值、增值作用。
第二个是对商业项目,刚才万总也讲了,其实我们也有几个在商场里面的,我们武汉的项目就是商场主动来找的我们,今年6月份开业,整体效果不错,商场也是看中了我们自带流量的属性,入驻客户在商场消费,商场也给我们的入驻客户提供的方便。这也非常符合我的一个观点:联合办公和商业地产是相互成就的,双方的关系是双向的。今年在青岛有两个大的综合商业体在谈合作,都在3万平方以上。他们希望在这个综合商业体里面加上联合办公元素,所以说从现在我们创联工场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说,就是,联合办公会成为写字楼或者综合商业体的标配。它附带流量的属性和它的联接能力,会成为未来商业办公的标配。
主持人(丁晓宇):还要问一下T-House,当时为什么和Bob做了这个事,音乐空间和联合办公联合在一起,它有可能有增效,是不是才闯进来的。
李戈:首先,我想说一下刚才听几位老总说的一些想法。第一个,我觉得类似这样的论坛应该还有很多。比如说这种论坛可以是和音乐行业结合的一个论坛,然后我们讨论如何解决行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能给联合办公还有商业地产带来什么。
首先,我是一个好租户,一个演出场所我可能就需要平,后续的电以及其他的设施,我希望能有一个整体的服务商给我解决。至少从我的业态来说,我和联合办公在商业地产上不冲突,而且可以满足你的人流需求。再一个就是,我所处的行业本身是需要整合的,我个人理解的整合,一种是物理上的整合,联合办公是天然带有这种优势的。
音乐行业大家第一个反应是对普通人来说它是一个名字,一场演出,但实际上对于我们行业内来说,他意味着一位词曲作者,制作人,经纪公司。从办公层面上来说,我们需要一个场所,需要有一个整体的服务商来解决我们在行业内的整合问题,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有一个平层,我们假定他平,它里面是整个音乐行业的业态,他可以辐射出来的价值有多少,我觉得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论坛从商业地产的角度可以容纳是联合办公、还是餐饮或者其他,另一方面也可以和影视行业、音乐行业联合,看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因为我们天然是自带流量的。比如说粉丝,我在T-House做一个某个名人的生日会,他可能瞬间就可以来几千人,那这些人怎么沉淀在这个场所,那就更简单了,我可以把明星的一些工作室、衍生物放在这个地方,那他总好过做餐饮,总好过你们去想说我的平效比是多少,我可以在每个环节做到多。
我觉得很简单,服务好一个行业,联合办公应该就成了。那联合办公成了,就可以反向商业地产谈条件:你可以给我一些更好的条件,包括一些服务的解决方案。回到刚才你问的问题。我去选择和P2合作,非常简单,他可以专心让我去做我自己的事情,那么任何其他有关地产的一些杂七杂八的,类似像刚才几位老总聊到的“苦活脏活”,那P2来替我解决。
那我们在一块能不能产生一些其他,或者说一些更高的一些增值的价值在哪,很简单,P2你投我,我的一场演出,我的IP的内容,我来跟你分。也就是说,我们联合在一起,挣得不是地价,不是那个平效比,而是挣得从内容角度出发衍生出来的其他文化消费价值。
刘彦燊:李总讲的很有意思。主持人刚刚问我们说,我们各种不同背景为什么都选择了联合办公。其实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玩的事情,跨界、好玩。我的概念一直认为是联合办公先有规模,你要把这个经验积累下来,空间的设计、空间的管理、硬件和软件。下面联合办公走的一条路可能就是先“宽”然后“深”。
李总讲的跟音乐的合作,Bob走在我们前头了,这个就是很好的例子。就是往深去挖。其实我们也做了一些尝试,包括在AR/VR方面,我们一些孵化器是做AR/VR主题的,现在我们在做一个跟动漫有关的主题空间,我想也就是做这个方面,因为在将来的话除了这个宽度之外,深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刚才李总提出的问题,我们这个行业的人也应该做一些反思。我们还是从商业的角度,商业地产的角度去考虑联合办公,那我们可能就没有真正体验到联合办公和将来的一个联接,或者说一种潜力。我想下次我们搞这种活动的话,真的应该考虑一下。
贾丹:我觉得李总说的很好啊。我们现在也在做一些探索,希望我们联合办公能够打造一个创新产业引擎的这么一个角色。看看我们空间能够聚集哪些产业,能够加速哪些产业。我觉得这些想法都挺好的,具体我们以后如何去落地,我也希望有这种机会能多去交流。
陈丽丹:我再补充一点吧。因为刚才讲的更深层次的。就是众创空间也好,联合办公也好,怎么给一些不同的跨界领域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其实,每个地产商有它一个主要的产业,他会有自己的主线。比如说你可能是软件信息服务业,可能是某个领域,那你的孵化,你的众创空间可能是偏向这个的,这样彼此的结合可能比较好。那我刚才回头讲到,为什么地产商要介入众创空间,就是刚刚讲的一个主动的问题,因为这个趋势,未来的发展,传统的办公其实已经不适合了,%适应潮流的发展。未来的办公体系里面,怎样独立的办公,联合办公、公共空间以及其他的配套,它是怎么的比例关系,我们这部分所占的比例,以及他所服务的客户群,你要有专门的分析。这样从未来说的话,可能一个垂直性一幢楼,去打造一个体系,是各方共赢的一个状态。
万里江:每次开论坛我都有一个观点想要分享下,就是我感觉大家对于这个行业给予了非常高的期望,这本身是个好事,但我一直想说的观点就是,对行业本身要有点耐心。如果说年算联合办公的元年,因为大部分联合办公都是年初成立的。到现在就两年多,如果说一个人的话,一个孩子我们说他将来是一个非常出色的音乐家,但他在两岁的时候也要学会说话吧。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质疑我们说,我们现在不太赚钱,需要被扶持,现在小嘛,当然需要扶持。你现在做的这么多还是在做二房东,那我现在要先学会生存吧。既然是以空间为载体,最终是要做创新空间和企业服务的。我相信这是很多联合办公共同的目标。
那为什么现在还在做空间呢?先要过空间这一关嘛!本身就是以空间为载体,先要把空间做深、做精、做透,做出一定的规模来,你才能做后面的一些事情。我们也有生存压力,我们也是创业者,所以我觉得我们先过生存这一关,在这过程中,我们也做了很多服务。我们也有压力,所以我的关键词是要有耐心。GCUC再办十届的时候,我们再来谈我们怎么做更多的服务,那么那个时候的很多想法、做法可能都不太一样。
主持人(丁晓宇):各位嘉宾在一起的讨论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碰撞。其实我们所处的空间只是一个物理空间,但是会因为我们所处的社群变化,而组合出不同的力量出来。这才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我们各行各业都在里面形成不同的协同、乐趣、兴趣,或者产生各种各样的服务或者衍生。有可能下次可能人会越来越多,我们是基于物理空间来提供的服务,但是他当中可以顺衍产生的价值是有可能没有边界的。
阿联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