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药治标,中药治本。”
这不仅是一句口头禅,更是不少中国人看病吃药的信条。人是贪心的,就想多快好省,怎么办呢?
中西医结合。
市场广阔,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需要有人挺身而出。
这回接招的,是云南白药。
大家忽然发现,治疗牙龈出血有奇效的中草药牙膏,居然含有西药“氨甲环酸”。这一处方药常被血液科用来做止血药,云南白药却把它加入了日用品牙膏里。
浓眉大眼的三七、金银花里,竟然潜伏着一个以化学式命名的长毛怪。
牙龈出血是牙周炎等口腔病的征兆,并和心脏病,血液病等深层疾病有一定关联。用止血药强行止血,掩盖病症,很有可能会贻误病情。
云南白药的回应很有条理:第一,牙膏成分符合国家规定;第二,添加氨甲环酸是行业惯例;第三,实验可以证明牙膏的安全性;最后,我们的牙膏卖得很好。
有理有据,让人不得不服。
但云南白药自己心里或许也明白,这不是他们牙膏畅销的真正理由。
与云南白药牙膏一样添加了氨甲环酸的,还有片仔癀。它和云南白药一起,有一个光荣称号——“国家保密配方”。
老百姓信这个。
一段传奇故事,一位白发老头,一张祖传秘方,是一味好中药的畅销秘籍。以上要素,云南白药统统满足。
这个百年品牌的创始人叫曲焕章。相传他去山上采药看到两条蛇缠斗,一条受了重伤的蛇在草上蹭蹭就完好如初,于是他根据这种草研制了百宝丹。
还有一种说法是曲焕章经一位与武当派有渊源的高人指点,在不断实践中研制了百宝丹。
有一样可以确定,年发明了神药的小伙,才刚刚22岁。
他一生发明了“三丹一子”、虎力散、困龙散、撑骨散等几十种中药。据说这些药还参与了北伐、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后又被列为国家级绝密资料。
但曲焕章老先生没能发明出云南白药牙膏。
“绝密”是把双刃剑,配方老百姓看不见,云南白药自己的研发人员也看不见。
开发新产品不方便,那怎么才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呢?销售出身的王明辉总裁交出了漂亮的答卷。
上任伊始,云南白药传统的产品与企业形象已经和现代化生活格格不入,但王明辉出其不意。
我国的牙膏市场已经被外资完全垄断多年,国产品牌被打得满地找牙。云南白药作为一家制药企业,竟然推出一支远超市场价格,定位高端白领的牙膏。
凭什么?
用王总的原话说,就是“云南白药止血的独特疗效可以很好地延伸到对牙周的保健和护理上,并且云南白药牙膏的推出对振兴民族品牌,维护消费者身体健康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在大家明白了,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中药负责广告,西药负责疗效,牙膏肯定卖得好。
中药被人绑架了。
一张张来自祖上的秘方,一顶顶传统瑰宝的帽子,掩盖了多少真相。
当我们拿起西药的说明书,往往是一大片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天书一般的结构式,再一看禁忌和不良反应,都要被吓一跳,孕妇慎用,儿童慎用,看多了都不敢吃。
可看到中药的说明书,原料往往是几味天然药材,部分傲娇的直接写保密。再一看不良反应,一般写的都是“尚不明确”。
药品必须有完备的不良反应实验才可上市销售,可中药享受了特权。
纸上的一句“不良反应”即可过关,这些反应,却要靠无数消费者的健康来埋单。肝脏是代谢药物的重要场所,药物的毒副作用,最容易作用到肝脏。中国急性肝衰竭患者的最重要病因,就是中草药。
在解放军医院的统计报告中,该院十年间例药物性肝衰竭患者里,中草药致病占了61个。
绝境中的人愿意相信神话,听到隔壁村某某被某神医开了秘方,绝症好了,自己也要一试。
因为幸存者偏差,中药秘方像个小黑盒,它可能治好了病,也有可能直接吞噬了绝症中的病人。
至于这个小黑盒到底是怎么工作的,我们并不知道。即使它对我们身体有害,想扔掉它,没那么容易。
中西医结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说英语的钢铁侠和说汉语的孙悟空,怎么交流?
就像云南白药的牙膏里直接添加处方药一样,中国绝大部分的中成药和保健品都掺入了化学药品。比如降血糖药物、抗癫痫药物、镇静催眠药物、抗哮喘药物,减肥药等等。这是引起中草药肝病的重大风险。
在各大电视台,这样的药品被一位位包装得和蔼可亲的医学专家,秘方传人推销给电视观众,更有治愈患者现身说法,家里的老人们被勾引得蠢蠢欲动,不信儿女信“专家”。
从年到年,一味常用中成药——壮骨关节丸,共引起了例肝损害症状,是唯一被全国通报过两次用药风险的中药。即便这样,这味药也没有退市,仍然正常销售。
中草药的产地往往是老少边穷山区,每一道中药背后,都是多少人的饭碗。
“情系深山,万古长青,细水长流,恩在白药”。
这是布谷箐村村民自发在水坝上刻下的感谢云南白药的标语。从年开始,云南白药给周边的村民们送衣服,送粮食,建水坝,给农民提供公共岗位。如果是当地村民看到云南白药牙膏的新闻,会怎么想呢?
这是一家好企业,我们要保护他,就像鸿茅药酒跨省抓爆料者一样。
年的广东皮肤科医生刘欣,万万没有想到,他会因为一年前发的一条微博被跨省传唤调查。
这条微博,仅仅是提到了粉剂,仅仅是因为云南白药有粉剂产品,刘欣就被调查了。
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更何况,人家根本都没有批评你的意思呢。
“看前面黑洞洞,定是那贼巢穴,待俺赶上前去杀他个干干净净!”在《大宅门》里,中药世家的少爷白景琦最喜欢说这句话。
绵延千年,高深莫测的中药,外人看过去就像一个黑洞。
它有时能救人,有时能害人,想伸手进去探个究竟,却总是被大声喝止。保护这个洞的人,有的是真爱它,有的是吃饭要靠他。
这个洞被人霸占了,旁人说不得看不得。他们把持着这个洞,就像一个山大王,慈眉善目却又不容置疑。
“冬天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蟋蟀要原对的,结子的平地木……多不是容易办到的东西。然而我的父亲终于日重一日的亡故了”。
曾经给鲁迅父亲看病的“名医”,如果看到这段话,会不会去起诉鲁迅,说他侮辱国粹,败坏自己的名誉呢?
更多信息,请加小号
微博和微头条上,关于“云南白药牙膏”的帖子刷屏了。“云南白药牙膏含处方药”瞬间成了万众瞩目的话题,而云南白药牙膏,也收获了无数的口水和唾骂。
这一切起源于一篇科普吐槽:
其实,云南白药牙膏含有处方药氨甲环酸,几年前就有主流医学媒体报道过,也没有造成风暴,但前天,从网络流量上看,已经似形成绞杀云南白药之势。
一个年30亿销量的牙膏品牌,受众之多可以想象。广大网民阅文后或愤怒,或质疑,或忧虑,或惶恐,可谓民怨瞬集。作为口腔科普人,我觉得有必要为“云南牙膏含处方药”一事进行一次专业解读。
我纵览了网络上铺天盖地欲置之死地的恶评,发现很多批评的方向并不在点子上,现在,我将逐一道来。
我认为:对于这款牙膏,既不要无脑式洗地,也不必人为的制造恐慌。
首先,我明确表示,我从来没有主动购买过一支云南白药牙膏,倒不是因为它含有氨甲环酸,而是因为它太TM贵了!
对于牙医来说,选购牙膏的唯一标准就是:含氟。
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是安全、有效的防龋齿措施(高氟区除外),含氟牙膏在世界范围的广泛应用是龋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当今中国,含氟牙膏已经全面普及,可以说,在大多数超市,你想买到一款不好的牙膏,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品牌真的不重要,几元的牙膏足矣。
然而,对各商家而言,品牌却非常重要,对于十几亿人每天的必耗品,每多百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就意味着上亿元的净利润进账。于是,各种“炫彩”,“亮白”,“固齿”,“消炎”等等字眼充斥于包装盒上以及广告词中,基本上都是没什么卵用的大忽悠,带“基本上”三字是为了表述严谨,应该可以删掉,“应该”二字也是多余的,同样为了严谨。
我从事口腔科20余年,一直注重循证医学和专业更新,却在每次买牙膏时看到各种“美白因子”,“亮白因子”,“植物增白”等概念时深深惭愧,惭愧于对这些“高大上”的美牙成份和美白方式一无所知,网上一查都是中草药成份,是深入民众骨髓里的精华。
冷静地分析了一下这次云南白药牙膏舆情中的几个核心点,我的看法和很多人并不相同。
第一,很多人对此事的愤怒,其实是来自于信仰的崩塌。
相当一部分人,原本对云南白药有一种传统式信赖,属于历史的沉淀,这种对祖国传统中草药的执念,本来是一种宗教式情怀。
而今天,当他们认识到云南白药牙膏竟然添加了西药处方药时,那种感觉就是对自己信仰与尊严的侮辱。对他们内心的伤害而言,有句小品文正好形容:“你就是现在让我们喝云南白药,也治不了我们心灵的创伤”,云南白药品牌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崩塌,也在情理之中。
而我却对此不以为然,因为我并没有和这些人相同的迷信传统的情结,甚至相反,我觉得,它能在包装上标注西药成份,至少没有掩藏,相比起那些“美白因子”之类的纯忽悠,还算是良心之举。
第二,牙膏中添加氨甲环酸并不违规。
在涉及处方药的管理规定方面,中国目前在执行层面可以说是一塌糊涂,各大中小药店基本上可以自主购买到大多数处方药而并不需医生处方。你可以认为是管理缺位,也可以认为是国情使然。
中国制药厂实在太多,大量药品需要兜售,睁只眼闭只眼就可以卖了,根本用不上医生。细查一下某些保健品,中成药,化妆品,各种并不公开的添加,说穿了缸漏水。
根据网友“配方师Rex”提供的资料:牙膏的成分基本上参考化妆品原料。根据年版目录,氨甲环酸是允许添加的成分(化妆品列表编号),并不在禁用列表中。
化妆品里添加氨甲环酸是为了美白作用,资生堂的美白产品经常用,台湾、日本也是允许添加的成分。
所以,云南白药添加氨甲环酸,在法律上并不违规。
但问题在于:虽然不违规,为什么疗效神奇的中药牙膏非要添加西药呢?既然添加了西药,为什么宣传的时候只提“国家保密配方”,而不谈里面实实在在起止血作用的西药呢?
会心一笑,你懂的。
第三,长期使用云南白药牙膏是否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比如说血栓形成?
这也是民众最担心也是骂声最集中的地方。我认为,在理论上或许存在这种潜在风险,但是目前并没有客观医学证据支持这个结论。
可以肯定,氨甲环酸在牙膏中的含量极其细微,比氨甲环酸片要小得多,并且大家每天不是口服牙膏,真正在刷牙时被吸收的是随唾液咽下的极少量,应该不足矣达到形成血栓的充分条件,哪怕长期使用,人体每天的代谢机制应该可以抵消其蓄积水平,毕竟只有超低浓度。
当然这只是一种分析,真正能有说服力的唯有临床医学统计资料,目前尚未发现其相关性报道,或许缺乏此类研究。
但是,对于很多忧心忡忡的网民来说,我认为大可不必过于惊慌。
其实,真正令人担心的,倒是这个保密配方里面有没有其他对人有害的东西。
第四,作为牙医,我强烈反对在牙膏中添加氨甲环酸。
对于少数牙龈出血的病人,云南白药牙膏中添加的氨甲环酸确实有止血的功效。而它这种功效,恰恰是我要进行强烈的抨击的地方,也是本文的重点。
网络上很多人回帖说:既然它能够止血,咱们牙龈出血的人就需要这种效果,就算他挂羊头卖狗肉,有效为大,何必口诛笔伐?
作为口腔专业人士,我们在临床上对两类常见病患者是发自内心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一类是长期服用人工牛黄甲硝唑治牙痛的(已发过文章),一类就是长期用云南白药牙膏止血消炎的。二者的共同点或者共同隐患就是,将大量能够早期对症治疗的牙病患者,硬生生地拖到了疾病晚期,而最终造成失牙的可悲境地,前者失掉的是疼痛的牙,而后者,却有着全口牙丧失的巨大风险!是危言耸听吗?并不是,相比引起血栓的潜在风险,这个却是既客观又存在的现状。
我先来科普一下牙龈出血的病因。牙龈出血这种口腔科常见病实在是太太太太太太过于普遍,长期刷牙出血,咬一口苹果留一个浅红牙印的人,绝不在少数,并且大多不会认识到这是一种病态。这种出血症状除去少数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以外,绝大多数是由牙龈炎,牙周炎引起。而牙龈炎的始动因素无外乎牙菌斑牙结石的形成与堆积刺激牙龈,最常见的表现即牙龈出血和口臭。
现代口腔病理学及分子生物学已经揭晓了其病因与发展趋势及科学有效的治疗流程,通过定期进行全口洁牙(洗牙),约半年至一年一次,可以维持理想的牙龈健康状态。在美国,洗牙是列入医保的范畴,而其他多数牙科治疗则不进医保且治疗代价高昂,非一般人能承受。这就敦促全民自觉形成每年洗牙的习惯,从而避免了相当多的牙病发生。
洗牙能列入医保,是因其低投入高收益,具有广惠民广覆盖属性。而在中国,达到广覆盖效应的不是洗牙,而是神药牙膏,毕竟它比洗牙更廉价,更满足国情与刚需,在占领民众意识方面,商业广告无疑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从口腔科学的角度讲,无论如何,这都是与当前"健康中国"的理念相悖的!
牙龈出血早期,如果用药物牙膏控制了,绝对不是一件好事,它会客观上掩盖病情,迁延病情。
毕竟牙龈炎刺激因素仍在,牙菌斑牙结石持续堆积,除了洁牙方式,它们永远不会消除,并将持续恶化口腔健康环境,口腔卫生不良,口气恶臭熏人,渐渐发展成牙周炎,随之而来即是牙齿松动,脱落,是成年人失牙的最主要病因。
在临床上我们经常见到一些患者,主诉“牙龈经常出血,以前用云南白药牙膏还管用,现在不管用了”,而一检查即发现,多数牙已松动,牙周红肿探诊出血,已形成牙周炎,治疗棘手而疗效因人而异,可能花费不菲而勉强维持牙周稳定,也可能最终拔牙或自然脱落。
所以,牙龈出血,关键不在止,而在治,而且越早治越高效,越早治越省钱。国人如果能建立这种口腔健康常识,将会相当程度地减少牙周病发生率,节省海量的拔牙镶牙种植牙支出。
临床上见到太多鲜活的病例,令我今日忍不住动容地呐喊:越是经济状况久佳的人,越要注重定期洁牙!因为富人们,失牙以后有钱去做种植牙,他们可以不心疼。
综上,对于这款牙膏,既不要无脑式洗地,也不必人为的制造恐慌。
老司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