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来了,小编下班不说了,让观众展商评评

10月13日,以“同”字为主轴,围绕“变—睿变、拼—拼劲、赢—创赢”延伸的年光亚展正式落下帷幕,无论是褒是贬,一切都已尘埃落定。

展会的这几天,记者跟着徐老师在光亚展暴走了2天,逛了近百家企业的展位,还是为大家挖掘了不少展会现场的好产品跟新工艺,也为大家盘点了今年光亚展的产品应用趋势。?跟云知光逛光亚展:说这届展会不行的,怕是没看到这些好产品!?光亚展第二弹!云知光徐工又挖到了哪些“宝藏”产品?

?光亚展暴走3天总结!展位少人不多今年大家真是太太太太太太难了!

本次光亚展大家感受到最明显的变化莫过于观众变少了,没了老外的身影,但其实从开年的反复揪心,再到展期的不断变更,便注定了今年的光亚展是命途多舛的。

▲往年的光亚展根本不可能会出现这么大的空位!

但是展会产生的后续效果,我们可能还是需要兼听来自各方的声音,因此我们收集了一些行业人士与参展企业代表对于这次光亚展的看法!

唐国庆

匆匆一瞥:

看见未见的八个亮点和四个期待

1、智能照明,你去雷特或欧切斯的展台上就会身临其境。如果路创(LUTRON)能来,毕竟巳引领60年了,相信会引爆展馆。

2、紫外杀菌灯,佛山朗德万期的小朗一号就是一个代表。可惜没有看到首尔的展台,其UV-c是其行业的代表作,惜乎产品最高水准也仅仅为3%,而且还不到,可见任重道远,前程远大。

3、植物灯大火,三星的白光(高达Lm),竟然全球卖空,谁拿到谁发财。我在任四年,怎就没遇呢?冯部戏言:在风口上猪真会飞起来,真的飞了。据说还出现了飞单。欧司朗的红灯也是全球卖空,我还没有向邵博求证。这让国内同行汗颜,我们仍缺一招鲜。

4、教室灯布满全场,超频三申总告诉我,今年热卖。雪莱特小柴总说,这是他们的强项,还带紫外杀菌。

5、节律照明,医学界的,名词照明人也会用了,什么褪黑素的抑制与释放?同一方运用波长的蓝光变化来调节人的情绪,也是甚好的尝试。

6,硅基金黄光引人注目,这是中国独创的技术,其最大特点是无荧光粉的激发,是纯LED之光,是彻底无蓝光,目前是-色温。这在人本抑或人因照明乃至文旅、路灯等领域有极其宽广的空间,值得期待!

7,投影灯和镭射也会热起来,照明的发展渐入沉浸式体验,这是极具诱人的大蛋糕,并未引起足够重视,这才是大数据照明的真正融合。

8,体育场馆照明,有个小伙对我说,他们一年几个亿,出口居多,后生可畏,多么希望有与玛斯库同场媲美的公司呀!

匆匆一瞥,匆匆一说。今天展会要闭幕了,算是观展小结吧,算是对主办方的厚待的一个交待。

明年的期待:

1,有一个高水准中心国际论坛,有个,,人参加。讲热点,讲趋势,讲方向……

2,有一个网红展馆,融跨界成果,有各种好玩有趣的场景体验,那才更有意思,请一流设计大师(含建筑的)主导,除可签名售书,还可沉浸其中,那才叫棒!

3,阿拉丁的得大奖的作品可否集中展示,也可让参观者投入一票。或者另辟大众奖,纯粹由得票多少论榜首,这样互动会更强,只认现场投票,聚集人气。

4,有更多的国际大厂和国内大厂参加。有的来了,是蹭热不参展。有的来了,潜进却无声。有的干脆不来了,只是隔空相望。希望明年会有改观,中国毕竟市场数一数二,广展通向世界也会直达迅捷。

要登机了,就写这么多。

衷心祝愿广州展越办越好,越办越出彩,办出中国特色,体现中国力量,每次都会让人惊喜,来了就会有大单,来了就会有满满的收获,不来则会后悔一年呀!

匿名行业人士

1、光“亚”展:欧美没来,日韩等人也没见几个,光“地”的展位不少;

2、光“牙”展:照明行业在疫情影响下,确实一点肉也没了,来的人都是牙口好的。

丁德亮-亚锐光电

广州灯具展现场目击后的思考:

本次广州光亚展,为国内最大规模的灯具灯饰行业的产品和方案展出,从展会部分展商缺席,使得许多展位空洞,展商大幅缩减联想到因新冠病毒冲击而导致的部分公司消失,得出更加要坚持一个公司品质和定力的重要性的结论!

无论是一个公司还是一个工厂,或者说一个国家,所生产的产品必须是品质过硬,性能稳定可靠,方能在黑天鹅频飞的现代社会立稳脚跟并获得发展!

未雨绸缪和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更是决定着一家公司的生死存亡。

至于部分公司以寅吃卯粮、杀鸡取卵的方式对待产品、客户、供应源,遇到突发事故,其资金链和业务状况必然变得断涯掉落,以至于连基本的展览会这么重要的、接触新客户的机会都做不到执行和参与!甚为可惜。

总之,做一家企业,必须做到:耐得住寂寞,受得了诱惑,方能经受住狂风巨浪的洗礼!

邵文涛

今年应该会是行业的一个转折点,照明市场已经从增量市场逐步转为存量市场。就算没有疫情,转折依然会出现。

照明展作为一个行业展会,能不能做为行业晴雨表,不好说,但也应该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行业的情况。

展商减少,展示面积大幅缩减,原因很多,疫情是一方面原因,外贸展商在无国外客户的情况下,要避免进一步损失只能弃展;还有一方面原因是展期一再更改导致展商失去信心,特别是中间国庆展期导致的部分展商弃展;再就是因为以上两点原因导致的部分展商主动或被动缩小展位面积。

观展人流减少的原因似乎很明显,疫情应该是最大因素,疫情加剧了外地观众出行的风险成本,其次是刚经历小长假,短期内多次的长途出行意愿会减少;加上展会多变更展期,造成行程计划赶不上变化的窘境;最后就是展会内容的吸引力,照明展一届不如一届似乎已成行业共同认知,没有特别有吸引力的内容宣传的情况下,观众观展意愿是不会太强的。

最后谈谈展会质量,不出所料,展会质量依然保持着一届比一届差的传统,展商类型依然是品牌展商进一步减少,室内馆面积被进一步压缩,应用型企业参展越来越少,制造型企业占多数,似乎大家都认定了,这个展就是用来给同行和贸易商看的,当然,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从应用类型来看,细分领域企业几乎都没来,细分领域不是从今年开始不来的,而是好多年就没来过,大家都把资源投入到细分领域本身的渠道推广上去了。

展品质量上,毫无新意,好不容易拎出来的有意思的产品,也仅限于有意思,能不能称之于好产品,都值得商榷。因为好的产品一定是独特的,且能解决实际应用场景中的问题,并容易推广实施的,展会上的产品,能符合的,没几个吧;可见,行业已经非常缺乏新的技术拉动点了。当然,也可能是真正的好产品根本不屑于来参展。再加上法兰克福展取消,可能是没有了法兰克福展的产品做参照,国内企业都不会做新产品了。

最后,从展会本身和行业来做个思考,展商参展的目的一定是推广自身和拉动业务,现在这个展会的形式能不能帮展商做到这些,真的要好好想想。照明市场逐渐转变为存量市场,小制造型企业会越来越难过,大制造企业间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要想活下去,在没有新的增长拉动点的情况下,就要向应用型企业去转变,很显然,做为单一行业的展会,是不能顺应这种改变的,毕竟,应用型照明企业的生意都是来自照明行业外的。

个人观点,不代表公司意见。说的有点多,大家看看就好,勿喷。

刘锡正江苏建正

今年光亚展我不去的原因有二:

一是新冠疫情防控还要继续,高品质有核心技术的品牌商不参展,没必要现场趁热闹啦;

二是很多媒体去直播,利用现代技术坐在家看得更清楚。

雷特科技张哲纲

其实雷特今年参加光亚展,更多是为了能让大家在展会上不只是看产品,甚至能摸产品、玩产品。

除此之外,观众还可以在雷特的展位上听一听演讲,带一些干货回去。也因为这样,今年我们发现到展位上的观众人流量比往年还多。

这说明,大家对于照明是越来越重视的,而我们也愿意把一些目前的研究成果或者前沿资讯与大家分享,让大家能够认识雷特以及雷特的产品,从而喜欢上雷特这个品牌,那么我们参展的目的也就达到。

唯亚司曾德中

今年光亚展,唯亚司的展位依旧是经过精心准备的,展位布置预算也没有减少,因为我们觉得要在不确定的环境做最好的自己。

虽然今年的疫情对照明行业造成了影响,但我还是非常看好行业未来的发展,以及唯亚司未来的发展。

樊文伟℡

从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层面来说,依旧没有太大的革新与突破,无法让人眼前一亮;从展位设计和场景体验方面来说,貌似都没有花费更多的心思啊,总得来说这次展会带来的效果及影响失望略大于期望。

但是在疫情笼罩当下,从侧面也反馈出当下全球范围内的照明水平和厂商为求差异化所遇到的困境。

一站式照明解决方案商

工厂没有努力去往产品上下功夫,倒是都在复制,假如复制的时候能有些改善的话也是甚好,更关键的还有些展位你都不能分辨出他是否来自产品本身的工厂,总体来说需要品,需要磨合。还要平台细分最好。欧能照明张泽宇

ONEN展位前三天人流爆棚,已经达到国内市场客户流量预期,图册发放量超过份,添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tringuser.net/lcbx/73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