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河池文艺圈”
和万人一起品读河池看世界!
韦永善,年出生,农民出身。恢复高考时考入大学,本科学历,高级教师职称。一生从事教育工作,业余偶尔写些散文诗歌,为学生示范或自我陶醉。先后任都安百旺中学校长、教师进修学校教导主任、瑶族中学副校长等职,曾是政协都安县委员会委员,广西自治区人大代表。
澄江多少桥
韦永善
要问澄江有多长,谁人不知道?要问澄江有几座桥,谁摸得着头脑?
澄江的桥,虽然不比世界著名水城威尼斯的多,也不比东方水城苏州的密,可是威尼斯的桥有确切的数目,座;苏州的桥也有数可查:清末座,到年则只剩下座,不断地递减。而澄江的桥却是数不胜数的。这个不胜数,不仅形容其多,也说明没有人完全数过,没有统计数字。而且澄江的桥是日益不断地增多的,它的数目呈动态性上升。
澄江发源大兴镇九楞屯,到红渡汇入红水河,全长仅42公里。可它穿过大兴、高岭、安阳、澄江四个大镇,穿过都安县城,不仅一条干流,更有难数得清的河汊河网。两岸都是鱼米之乡,集市、村落星罗棋布。不仅主河道上有大桥,通往江畔的每个村庄、每道河汊都有小桥。小桥流水人家,炊烟水车竹林,要多温馨,有多温馨;要多幽静,有多幽静!
短短的澄江,两岸不仅是鱼米富庶之乡,商埠繁荣之地,更有绮丽迷人的风景:澄江源公园,国家澄江湿地公园,国家澄江水利风景区,滨江公园,安东公园,密洛陀文化公园,都傍江而建,取江为景,哪个公园没有澄水?哪支澄水没有桥梁?园景绿水拱桥,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澄江的桥,不乏苏州运河桥的娇小玲珑,柔巧可爱,像温婉含情的小村姑,朴实无华。在源头,在村屯,在公园,在景区,随处可见这些村姑探头露脸,向你抛眉弄眼,展现她们婀娜的身姿,与周边的景色十分协调和谐;也不乏高大魁梧的汉子,伟岸强健,横躺在主河道上,张开他那刚健的臂膀,展示他的钢筋铁骨,其身上负载滚滚车龙,绵绵人流。
澄江的桥,有自然天成的,有人工建成的;有建在江面的,有建在江沿的,还有建在电站泄洪闸上的;有大有小,有短有长;有用于交通的,有用来观景的,有人行的,有通车的;有的桥上有桥,桥下还有桥;建材有石头的,木头的,也有钢铁的,更多是钢筋混凝土的。桥的结构多式多姿,美不胜收。
澄江桥梁众多,有的连桥名也没有。但并非都“泯于众”,有些桥还名震天下,百姓津津乐道,如数家珍。
江上最古老的桥,当属龙颈天然石桥。它与天俱来,年龄只有建造师盘古知道,使用年限为N万万年。此桥离澄江红河入口处仅一公里。姣柔娴静的澄江如一条小龙,蜿蜒曲行,把头伸向红水河,此地靠近龙头,故叫“龙颈”。平静舒缓的小龙游到这里,突然被石崖挡住去路,小龙毅然跳下陡峡,身上银鳞迸溅,雪白耀眼,形成一道壮观的美景,古人称之为“龙颈银涛”,是都安古八景之一。坚固刚硬的巨大山岩,被下滩的小龙一头撞开,形成一个天然桥洞。小龙狂喜地跃出这个桥洞,一头扑进红河母亲的怀抱。
龙颈天然桥两端原是陡坡,泥巴路,本世纪变成了水泥路。修建大(化)忻(城)二级路时,设计师巧妙利用这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让二级公路通过这座磐石自成、稳固无比的天桥,免去人力造桥之功,省了几百万元投资,这是老天爷对瑶山人厚重的馈赠啊!
站在龙颈上望瀑布下滩,水流腾跃,浪花翻飞。你不得不惊奇龙颈飞瀑的壮美,“龙颈银涛”果然名不虚传。你也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伟力,人人都知道“滴水穿石”,不知道这里还有“江水破崖”之神奇。望着瀑布下方的水潭,和九寨沟“海子”毫无二致,绿幽幽的如琼酿,勾人心魄。游人总想纵身一跃,潜入清池,一浴为爽。
最有文物价值的的是永济桥,它是都安县城第一桥,桥头立有“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据县志记载,此桥建于清朝同治六年(),迄今已岁。当时安定土司发动,民众献工献料,全部用料石和石灰砌建,由10个同样大小的石拱构成。
永济桥历经一个半世纪的风吹雨打,河浪冲刷,解放后还承受几十年的汽车碾压,依然岿然不动,安稳如山。桥头原来有古榕,“江榕月影”也曾是都安著名的景致。
如今,古桥拱弦装饰了灯链,晚上,10个圆拱倒影江中,犹如10个金色的光环抛在水里,水波荡漾,灯影迷离,好像是梦幻仙境。
最具民族特色的是两座风雨桥。它们最年轻,又最富特色。
凤来风雨桥作为县庆60周年献礼工程,年落成。它是游览观景桥,坐落在月亮湾的游船码头边,将老城区和新城区,以及密洛陀酒店、密洛陀文化公园、密洛陀风情街、美食街、江滨公园连为一体。它模仿著名的三江程阳桥建筑,木质结构为主,桥上三座楼阁,飞檐画栋;遮雨长亭覆盖整个桥面,中间是步道,两侧是供游人休憩的长条靠椅。不管晴雨,游人都不用担心日晒雨淋。
无论晌午还是晨昏,风雨桥上游人如织,有的漫步观景,欣赏澄江的晨烟暮色;有的坐着聊天,指点两岸鳞次栉比的民居楼宇。在这里可以眺望一桥和状元桥,晚上几座桥华灯齐放,互相呼应,交相辉映,江面上流光溢彩,金碧辉煌。游人陶醉其中。
凤来风雨桥上游仅五六百米,又一座风雨桥刚刚建成,其紧邻八桂名校都安高中,都安高中每年都有十数名学子考取清华北大,故此桥自然得名:状元桥。它的造型结构和凤来桥几乎一个模样。它的建成,将两岸的景观连接在一起。人们游览完东岸不用绕道,可直接移步西岸。
都安县城两岸交通,承载人流车流的主要是五座大桥。
澄江一桥始建于年,紧邻永济桥建设,它的建成承接了永济的使命。年扩建,两车道扩大到四车道,县城交通的瓶颈得以疏通。年再次扩建,桥面总宽近30米,非机动车道、人行道都大大加宽,还设立了无障碍通道,人流车流通过十分顺畅。
一桥始建是石拱,第一次扩建是钢混厢式,第二次扩建也是钢混结构,但是外观仿石拱建设,保留传统石拱桥的美感。所以,现在的澄江一桥,是一座传统与现代结合、中西合璧的建筑。
二桥建于年,它连通安阳大道和都港大道,往东南直达红渡港口,往西直达百才新汽车站,直上兰海高速,是都安县城重要的交通咽喉。
三桥建于年,连通屏山大道和创业大道,跨越澄东澄西两条江滨路,形成立体交通。桥面宽阔,花岗岩石栏杆,乳白色莲花灯饰,极显档次。大桥两端双侧建有四个望江阁,让三桥锦上添花。在望江阁凭栏眺望,除了静静流动的澄水,东南方可见密洛陀公园里高高耸立的都安阁,西望是蟾蜍造型的民族体育馆,桥东可达民族博物馆,往北达高铁站,桥东端是高楼林立的学府花园和天润城。往桥下看,色彩纷呈的滨江公园尽收眼底。
四桥是绕城路大桥。都安的绕城路只有半个弧形,另一半弧是水南公路。光这个半弧就有13公里。四桥贯通了城西工业园区、巴潭移民安置点、六柱农民创业园、都安高铁站、民族博物馆、八仙农民城、八仙老乡家园等。四桥把绕城路沿线的上述园区站点串通,也让过境或出城的车辆有了捷径。
四桥和状元桥之间有一座大兴桥,是屏山大道通往创业园的重要通道。这桥已有近百年历史,几经演变,多次修缮,由便桥到水泥桥,去年重建成为宽畅雄伟的新桥。
目前,都安县城区已有五座大桥,两座风雨桥,相距六七百米即有一座桥。桥路四通八达,澄江东西两岸连成一体,往来毫无阻碍。一道道彩虹飞江而过,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给澄江,给县城增添了一抹抹亮色。
澄江源头大兴镇几步一桥,处处有桥,可过江又可观景,颇有苏州韵致。
响水关有一座观景风雨铁桥,形态优美,上桥可观赏响水瀑布和澄江这条“会开花的河”,可惜这桥已被拆除。
瀑布水幅近百米,蔚为壮阔。在桥上,耳听瀑布隆隆欢歌,震撼山谷;眼看江面海菜花开,密如繁星,耀眼夺目。傍晚,月亮挂在源头的山尖,月色溶溶,涛声阵阵,桥影月影,山影树影,构成一支和谐的声光旋律。“响水溶月”又是都安著名的一景。
海菜花观赏基地处在响水关下游,那里的海菜花开得特别茂密,几乎覆盖整个江面。这是全国少有的几个海菜花景点之一,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为方便游人赏花,拦河坝上建了一座仿生态赏花桥。赏花桥上放眼,坝上海菜花如云,桥下水面平静,五颜六色的脚踏游船穿梭游弋,游人流连忘返。
澄江国家湿地公园内的栈桥,长达米,桥面全是木板,平坦宽敞又曲折有致,小孩们在桥上狂奔,大人们在桥上拍照,加上四周的湿地景色,你去哪里寻找世外桃源?
贵南高铁澄江特大桥是桥中的巨无霸,全长15.5公里,跨越整个湿地公园,两次跨越兰海高速,是贵南高铁全线最长的桥梁。这座巨无霸架设箱梁即将完成。不久即凌空飞过,向世人展示其雄伟身姿。
澄江主河道上的这些桥,加上各条支汊上众多小桥,可谓洋洋大观,成为桥的荟萃。
你来都安,来澄江,不说看景,光看桥,就让你大饱眼福。
澄江的桥,看不完,赏不尽,一条条长虹不断地在江面孵化催生,澄江的景致将更加精彩,更加妖娆,更加妩媚,更加美丽迷人!
编辑:审国颂陈昌恒
往期精彩回顾石才夫?诗意四月天,读一本《流水笺》
翔虹?大小天峨
故园春色——韦俊平三月水彩新作
红日?最新短篇力作《暗香》
黄伟?坚定文化自信,助推脱贫攻坚
潘莹宇?穿越从林上大道
陈昌恒?蜿蜒在山路上的黄金岁月
韦东柳?山城东兰
罗雯?印象高岭酸
莫梦霄?没有负重前行,哪得岁月静好
当瑶妹遇上满河花开,怎一个美字了得
黄格?远是风景近乃人生
疫情过后,邀你一起看遍大美罗城
从此“疫”后,让我们珍惜这些美丽和幸福
唐青麟?在都安的天空下
从都安到宜州,乡音不改,永是故乡人
韦强?“防控疫情,万众一心”主题书法作品展示
翔虹用心讲述韦波深情演绎,一个天峨女孩的温暖故事
韦于婷?我的那些花儿
荷塘花开又逢君,河池这地方美翻了
凝望?河池机场,一个吃住行乐无忧之地
审国颂?愿你历尽沧桑依然坚守善良
河池文艺圈
我为家乡代言
河池文艺圈主编审国颂
不是每个人都是作家
但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如果愿意
我在这里等候分享你的故事
河池文艺圈投稿须知1.文体不限,讲述河池人河池故事展现河池风光及民族文化的文学艺术作品(含散文、诗歌、小说、书法、美术、摄影、音乐、在校学生习作等)优先发表,字数控制在字以内,摄影组图一般不少于10张。
2.来稿请附作者简介、联系方式和个人照片一张或两张,文章如与内容相符的插图的可一并打包发送,由编辑选发。
3.作品为原创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