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O热纪录,持续推荐好纪录片」
很多人都说,高考状元公布后,寒门子弟沉默了。
没有什么意外,状元依旧在大城市的超级中学扎堆,家境优渥。
这让人很容易想起,去年北京高考文科第一名熊轩昂引爆网络的一段话:
现在很多状元,都是家里厉害,又有能力的人。我是中产家庭的孩子,生在北京,在北京这种大城市能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决定了我在学习时能走很多捷径。
这似乎从侧面印证了「高考考的是出身」、「高考不再是阶层跃升的跳板」这样的观点。
那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贫穷限制的就不仅仅是想象力了,而是教育资源的稀缺、眼界的高度和宽度,甚至是思维的方式。
几年前丹麦广播公司和BBC召集了一群全球范围内的导演,联合拍摄制作了系列纪录片——《为什么贫穷》。
其中探讨了“中国读书致贫”的第八集《出路》,来自中国导演陈为军。
《出路》的片长不长,一个小时,但每一秒都在试图拷问观众对于“教育”的认知。
在中国,你必须得上大学,因为人们都在告诉你——
考上了大学,就有出路了。
但现实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出路》聚焦了三位主人公,试图通过他们的生活,剖开中国教育的一个侧面。
1号主人公
王盼
刚经历高考的女生
分数公布,她考了分,手足无措的她站在街头和同学抱头痛哭。
她绝望地说:
我该怎么办啊。
一个湖北乡村的孩子,爸妈都是民工,两人搬砖供孩子读书,妈妈先天左手残疾。
在中国,很多像王盼一样的农村孩子,都把高考作为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
然而,王盼的分数只够上三本和大专,可是三本学费又太贵。
如何选学校,成为一家人的难题。
梦想着让家人过上好日子的王盼,学习一直很拼命很努力。
可这一次的失利却让全家人的生活陷入焦灼。
面对镜头,王盼的母亲略带失落地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无论如何,她也必须要让孩子上大学,因为不希望孩子和自己一样辛苦搬砖维持生计。
在他们的观念里,只要女儿上了大学,就算有了出路。
2号主人公
王振祥
民办职业学校的一名讲师
他的上班地点是各大乡镇,一个村接一个村开办“讲座”,进行“招生”。
人称王老师的他,经常西装革履站在讲台上,对着高中毕业生和他们的父母慷慨陈词: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虽然他嘴上这么说,心里却不这么想。
私下对着镜头,他吐露了心声:
我们不是一个学校,我们就是一家公司。
就是把学生弄进来,交钱,然后弄出去。
这种招生工作是有任务指标的,每场讲座结束,至少要有3个学生注册,然后每人交元注册费。
他心里明白,讲座只是用来骗骗望子成龙的父母,这只是一桩生意而已。
在职业教育以及自考越来越热的情况下,王老师的这家培训机构摇身一变,成为“学院”。
说是“学院”,充其量就是一所“野鸡大学”。
他们从来不去城里招生,因为城里人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明白这样的学校是怎么回事。
而贫困农村里的家长和学生,就成了他们“忽悠”的对象。
尽管学费昂贵,但很多农村家庭都相信,砸锅卖铁都要让孩子上大学、有条出路。
而事实呢?
或许从这位无奈说出自己是昧着良心工作的王老师的话里,我们能窥见端倪:
我是一个搞平面设计的,现在工作却像传销一样,你说我的学生到时候出来是个什么样子呢?
3号主人公
万超
应届大学毕业生
作为即将走向社会的人,万超和很多人一样很焦虑。
他就读于武汉一所三本学校,学的是国贸专业。
拿到大学毕业证的时候,他说:
太坑爹了,四年就拿了个这!
没有特点,没有特长,他注定要面对残酷的就业压力。
穿梭在招聘会的人流中,他一次次介绍自己,表示自己什么都愿意做。
他的愿望很简单——先养活自己。
后来终于有一家公司准备录用他,但是要先考核一周。
激动的万超对着镜头说:
我终于有工作了!
虽然月薪只有,但万超很开心,刚入职的他很努力。
然而几天后,公司还是辞退了他,理由是——
Excl技能不过关、跟不上公司节奏。
遭受打击的万超,在同学聚会上喝醉后,蹲在地上大哭。
房子也租了,亲戚朋友的钱也借了,然而工作却忽然又没了着落。
在这个大城市中,万超这位大学毕业生,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出路。
纪录片《出路》中的这三位主人公,勾勒出了一个怪状:
受制于贫穷,得不到好的教育条件,最终只能上一所野鸡大学。
读一个自己也不知道前景如何、学了到底有什么用的专业。
毕业后立马失业,为了生计,苟且度日。
生活没有变得更好,以至于自己的后代,依然没法突破现有的阶层……
这种怪象让“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句古话显得一点说服力都没有。
如此情况下,“教育”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或许,陈为军导演拍摄此片的用意能解答这个问题。
他说:
任何一部纪录片都不可能像万能钥匙。
如果身处贫穷,或者身处底层的人看了我的片子,他会突然感觉到——其实很多事都不是我个人的问题,而是我身处的游戏规则出了问题。
继而他会举手要求发言、要求改变,而这就是解决贫穷的一条道路。
这样看来,这部纪录片并不是想要批判;
而是试图为一些走投无路的人发声,试图让社会看到更深层、更严峻、更不光鲜的教育现状。
只有当人们都注意、重视,并且对教育现状有所动作时,“出路”可能才会变得明显。
添加DOCO君
获取陈为军纪录片《出路》资源
▼转载授权或合作
请联系docokun
中美印三国教育大比拼
《两百万分钟:一次跨国考察》
《穷忙族2》——靠努力就能脱贫吗?
我们来聊聊关于生孩子这件事
《生门》点映现场直击
打赏DOCO君
送高考的小伙伴去心仪的学校
DOCO君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