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
“把病人治好是最坚定的信念”
——记国内感染病学科唯一女院士李兰娟
.5.24经济日报1版《“把病人治好是最坚定的信念”》
从医40余年,她总说自己只是一名普通医生。然而,作为目前国内感染病学科唯一的女院士,她亮出的“成绩单”足以证明她并不普通:她创建的人工肝支持系统,破解了重型肝炎病死率高这一国际性难题;她首次提出的感染微生态学理论,为感染防治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她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李兰娟。迎难而上破解肝病难题她的科研道路,是从目睹我国沉重的肝病负担开始的。
中国是个“肝病大国”,据统计,每12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人患有肝病,其中最严重的是重型肝炎。上世纪80年代,全国重型肝炎肝衰竭病死率高达80%,成为一道国际性治疗难题。这一“难”,“逼”出了李兰娟寻求治疗重型肝炎新途径的决心。
年,她用申请到的元青年科研基金带领课题组开展人工肝治疗暴发性肝炎的研究,探索新的治疗方案。
年,在李兰娟的率领下,浙大一院的科研人员攻克了人工肝治疗中易出血、低血压等难点,创建了一套独特有效的“李氏人工肝”支持系统,暂时替代肝脏解毒、合成等功能,使病人渡过肝衰竭难关,从而使肝脏细胞再生,肝功能恢复。该系统在治疗重型肝炎上获得了重大突破。
此后,李兰娟团队不断改进完善该系统,进一步提高了临床疗效。其中,非生物型人工肝系统使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的病死率由88.1%显著降至21.2%,慢性重型肝炎的病死率由84.6%显著降至56.6%。为了让更多人受益,李兰娟毫无保留地向全国同行推广传授人工肝技术。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余家医疗单位推广使用人工肝,治疗肝衰竭10余万例次。为了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自年起,她作为大会主席连续主持召开国际暨全国肝衰竭与人工肝学术会议,有力地推动了人工肝在全国的广泛开展,并与国际接轨。年,她领衔的“重症肝病的诊治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获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持续科研创立医学新理论凭着在人工肝领域的贡献,李兰娟已经蜚声海内外,但在科研这条道路上,她并没有停下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