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聚+田园实验
源起·乡聚
01老屋原貌
02改造后的民宿立面效果
03无人机鸟瞰效果
04无人机鸟瞰平面图
崇明乡聚·建设村民宿(以下简称“乡聚”)是建筑师陈远女士呕心沥血之作,在短短的4-5个月的时间之内,一栋原本破旧不堪、风雨飘摇的砖瓦小屋被改造成窗明几净、外表乡村而内部温馨的民宿,实在很不容易,也给大家带来许多惊喜和期待。陈远的提出的理念如下:“有审美的乡村,有温度的欢聚”。这为下一步我与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实验班合作的田园实验打下了基础。
对标案例
年我去台湾考察,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像台北那样的高楼大厦,而是宜兰的大片农田乡村与黄声远的田中央建筑设计事务所的一系列建筑作品。他立足宜兰搞乡村建设,每一个项目都非常精彩,也体现出与都市项目不同的气质。宜兰有两张照片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附照片),一张是一对夫妻在大树下荡秋千,旁边是一只大公鸡雕塑,非常温馨的照片。另一张照片是说“让台湾赢在宜兰!”因此,我觉得崇明非常像宜兰,崇明之与上海如同宜兰之与台北。宜兰离台北1.5小时的车程,崇明离上海也是1.5小时的车程。宜兰是台北的后花园,以农业为主,民宿旅游业也非常发达,这些都与崇明非常相似,是上海崇明对标发展的方向。
05宜兰的田园生活
06让台湾赢在宜兰
体验设计
我们有了乡聚民宿之后,还有什么是可以让游客来体验的呢?崇明没有山,崇明南有东滩湿地公园,在我们乡聚建设村附近有东平森林公园,而我们乡聚则是被一大片稻田所包围的农家小院。崇明有的是一大片干净整洁的农田,而我们周边正好有近亩我们与朋友联合租下的农田。我们在这亩农田里种下这些无污染的少用化肥的优质水稻,就是我们希望给家人、朋友吃的健康大米,因此在这里首先要感谢崇明建设镇建设村的刘军华书记,其次要感谢崇明众瀛农庄的一众合作伙伴和朋友们,他们是倪俊、徐峰及曹试生等人,他们是真正热爱农业、热爱乡村以及热爱土地的一批人,他们执着于农业,虽收成在天,但仍然辛劳耕种,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说到崇明旅游的问题,就是旅游者来到这里,玩什么?看什么?这里不是如莫干山那样的旅游型民宿,这里就是农田,旅客来此就是体验农田生产与乡村生活的。所以,我作为乡聚民宿的的创始人之一,我认为需要有一个爆点,一个打动人心的记忆点和兴奋点,同时这个爆点是与崇明的特色息息相关,密切融合的,甚至是为崇明量身定制的。所以,我们在为崇明做一个实验,探索一条新的发展道路,我也希望我的景观设计专业知识能在崇明的乡建之中发挥作用,有所成就。
在探索的过程中,我请教过许多朋友,问他们崇明乡聚和这亩农田该如何做出特色?如何找出亮点?得到的回答很多,也很有趣,在此不一一赘述。首先,要感谢北京的艺术家程大鹏先生和张彤先生,他们提出许多很艺术的想法。这些想法天马行空,可能比较难以实施,但是对我的启发是巨大的。他们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知道农田景观可以这样做,艺术可以这样融入乡村之中,在此深表感谢。还要感谢老朋友吴磊(建筑中国负责人)与施道红先生,他们从建筑师的角度来考虑乡聚的发展,提出很多关于“田园办公”的想法,也给我很大启发。还要感谢老同学杨晓青、吕炜伉俪,他们亲自来到我的乡聚,在现场为我提出许多创新的建议和点子,让我离梦想实现又近了一步。
在一系列头脑风暴之后,我与董楠楠老师共同开始了本次田园实验的设计和现场营造。我与董老师在同济本科时代就相识,战斗的友谊已经持续了近20年。由于我经常参加董老师关于同济景观学系及实验班的评图课,因此这次合作一经我提出,双方就一拍即合,“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开始实施起来。
关于主题
07小朋友在乡聚体验稻田实验
二元的对立统一:都市与乡村、现代主义风格与地域乡土风格、东西方的碰撞。我希望从上述三个方面探讨本乡聚民宿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当前,乡聚在建筑与景观上的风格定位是:最时尚的乡土,最田园的民宿。11-12月份在东方是稻田收割、收获的季节,在西方也是庆祝丰收的一年最重要的圣诞节。所以选在这个时间点的田园实验既是顺应水稻收割的时候割出迷宫的造型,又是寓意五谷丰登、丰衣足食的希望。
民宿就像是互联网网络系统中的一个电脑终端,它链接起城市与乡村。对城市的人来说,民宿和田园实验带给城市的儿童、青年人以及中老年人乡村教育、自然教育、以及童年回忆,甚至带来一种回归田园的心态,如陶渊明的诗句那样“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而对于乡村的人来说,用民宿和田园实验来唤醒乡村,吸引人流和资金流,吸引城市里的儿童和年青人来到乡村。乡聚民宿与本次田园实验实际也链接起城市与乡村中方方面面不同的群体,如建设村的政府领导,只有他们的支持才能使这种大胆创新的活动得以成功举办,而他们也希望通过乡聚民宿联系更多城市的企业或个人来建设村帮扶共建,帮助村里的孤寡老人与留守儿童;又如民宿开发者从民宿体验和田园实验中收获了创业成长的经验和快乐;又如高校教师等专业人士,他们渴望的是有特色的教学基地,提供基础设施,有现场施工人员配合将该田园实验项目的图纸实施落地,他们对新的项目和设计方向充满敏锐,希望发现新的行业趋势及发展方向;又如高校学生,他们需要学习的是乡建激情,理解乡村,现场营造,理解建筑及景观,开拓眼界;最后是使用者,他们可能是民宿爱好者,也有些是被田园迷宫所吸引而来的民宿爱好者。他们可能是父母带着儿童的家庭周末度假,也可能是专业的建筑师与景观师的参观考察等等。
民宿变为重要的创意文化发生地,创意文化不是固定的,而是不断演变的。随着民宿文化与品位不断提升,硬件达到创意活动的标准,邀请专家团队持续参与,形成不断变化主题和色彩的极富乡土风格的创意空间场所。总之,崇明稻田四季变化(季节性)的景观为乡聚民宿打造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乡聚民宿与周边稻田的共同存在,不仅解决了城市创意团队在住宿、水电等基础设施及建造方面的困难,真正共创分享,这是民宿成为乡村与城市的创意相互连接的网络关键单元,这才是民宿链接城市与乡村所存在的真正意义与动力。就是乡村创意实验田的研发,将提供更多内容,包括乡聚民宿+儿童活动+音乐+绘画+表演+艺术展览等等。
城市人参与乡村、唤醒乡村,首先要导入年青人和儿童,如何让年青人和儿童爱上乡村?儿童在稻田之中活动和玩耍,是否是其一生独特的体验?田园迷宫吸引城市里的人来玩,来参与,来了解乡村,吸引人流从城市到乡村,从而吸引资金流来到乡村。同学们通过参与本次田园实验的设计与现场营造,知道景观是什么,深刻理解建筑师与景观师的社会责任与价值。年5月,我的新书《源于中国的现代景观设计丛书之三:体验设计唤醒乡土中国——莫干山乡村民宿实践范本》出版,重点讨论何为“体验设计”,如何“唤醒”乡土中国。请大家多多点评指正。
《体验设计唤醒乡土中国——莫干山乡村民宿实践范本》
购买链接:北京白癜风的医院白癜风医院让新年无白欢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