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沿着疏散指示标志进行逃生。每个人员密集场所在疏散通道都装有疏散指示标志,当无法辨别逃生方向时一定要沿着疏散指示标志的指示方向进行逃生,要有秩序地疏散,不能乱跑乱挤,以免发生踩踏事故。
2、自制器材逃生。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后,可利用逃生工具较多。如将毛巾、窗帘布浸湿后捂住口、鼻,作为防烟工具;利用绳索、地毯、窗帘来开辟逃生通道。
3、利用建筑物设施逃生。可利用落水管、房屋外的突出部分和通向室外的窗口逃生,或转移到安全区域再寻找逃生机会。要胆大细心,特别是老、弱、病、残、妇、幼等人员,切不可盲目从事,否则容易发生伤亡。切记不要轻易跳楼逃生。
4、寻找避难所逃生。在无路可逃的情况下,应积极寻找避难处所。例如到阳台、楼层平顶等待救援;选择火势、烟雾难以蔓延的房间,如厕所、保安室等,关好门窗,堵塞间隙。无论白天或者夜晚,被困者都应大声呼救,不断发出各种求救信号以引起救援人员注意,帮助脱离。
5、逃生过程中,防止烟雾进入口腔。利用消防自救呼吸器,保护头部,并采用低姿行走或匍匐爬行的方法,以减少烟气对人体的伤害。在逃离烟雾区时,注意朝明亮处或外面空旷地方跑,并要尽量往楼层下面跑,因为火主要是向上蔓延的。
疏散救人的注意事项
人员密集场所火灾,情况复杂,人员密集,疏散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注意通道数量和通道是否被人为封堵。许多较早时期建造的建筑,疏散通道的宽度和楼梯数量及安全出口不能满足要求,发生火灾后人员被困在袋形走道或房间内。有些建筑虽然耐火等级较高,但因独门独户且一般仅有一处楼梯,一旦较低层面内发生火灾,着火层以上的人难以逃生。还有一些单位以加强内部安全管理为由,违法将主出入口上锁或加设卷帘门铁栅门等使人员疏散严重受阻。
2、注意通报时机,防止混乱。在人员集中场所的火灾初期,当人们还不知道发生火灾,且人员多、疏散条件差时,应先通知出口附近或最不利区域内的人员进行疏散,然后视情况公开通报,告知其它人员疏散。在火势猛烈时,应同时公开通报,让全部人员疏。
3、注意疏散时间。公共娱乐场所发生火灾,要求人员在3至6分钟内疏散出去,否则会有生命危险。因此疏散组织者应设法保障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撤出或先期撤离烟火充斥区。
4、必要时采取强制疏导。当火势封锁了疏散通道,人们又慌又乱无目的乱窜时,公安消防人员应立即组织力量,全力堵截火势,掩护疏散,并设法阻止人流乱窜,采取强制疏导手段,将人员疏散出危险区域,防止伤亡事故。
5、在口处设立警戒。在出口处设立警戒,防止寻找亲人的家属又进入火区。
6、要清点人数。对救出人员要清点人数,看是否全部救出。
7、营救人员要搞好个人防护。消防人员在进入火区营救时,除自身应佩带各种安全防护装备外,在条件允许下,还应考虑携带部分用于营救被困人员的安全防护的安全防护装备,对中毒者进行必要的保护以保证最大限度地营救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