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权威荨麻疹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10116/8595950.html
这是一篇近几天频繁刷屏的文章
也不知道是哪位大神写的
太有趣了,哈哈哈哈哈!
麻城饭局……
0
麻城人饭局不少
麻城,一个不知道几线的城市,地处北京八十八环上,城虽小,人热情,隔三差五就会有人招呼一聚。因为小城不大,开车、坐车、打的,路况一般正常,即便从四桥跑到北站,都不会超过一节课时间,所以总会一呼百应。
聚会的时间通常都会选择在晚上,周末最多。不到6点,主人就到了饭店,饭店都不大,但菜一定有特色,不是烤鱼做得好,就是火锅烧烤有特色,还有什么虾啊蟹啊鸭啊鸡啊,乌龟王八都可爬上来……朋友聚会,用不着讲究排场,关键是吃得舒服。不谈实惠不实惠,小饭店的菜不比大饭店的差。
主人一落座,就拿着手机拨打一通。
重复着同一句话:“是么事还冒到啊?哈等恩一个人”,对方就会说:“到类,快类,马上就到!已经到饭店门口类”,或者是“5分钟就到……”。
总有姗姗来迟者,明明是在家闲的难受,却故意来迟装洋,还美其名曰:刚才散会、才下班,或者说路上碰到领导了聊了几句。
02
搞起,互相吹捧一番
菜上齐、酒酙满,主人通常会说上一两句,无非是“也灭么事要搞滴,就是聚哈儿”之类,要是主人什么也不说,客人会催他说上一两句,然后酒宴正式开始。每人一杯酒过后,主人开始一一介绍客人。
这时候,主人大多摇身变成组织部长,把每个人都会现场提拔一番。比如派出所的协警小李就是李所、银行的办事员小周便是周行长、学校后勤的老陈就是陈校长、医院割包皮的裴医生就是裴院长、农村乡下来的老廖就是廖书记、自由职业者立马成了雷总吴总伟总锋总……诸如此类。
一个桌子上,全是带级别的领导。不认识的,还相互点点头,表示知道了、认识了,非常自然。很明显,大家对主人的介绍很满意。偶尔极个别的会谦虚一下,会模糊地说:“冒冒冒,我不是滴,就是混日子……”声音小到差不多连自己都听不见。马上就有人说:“快点,马上就要升官类……”谦虚的人听了信心大增,很是开心。
大家对主人的介绍很满意,彼此心照不宣。
03
插科打诨,互怼一通
麻城,人杰地灵。自古以来,人既善饮也豪爽更能拍胸还能吹。通常一个酒桌上,起码是先带一件酒来,什么自酿酒啊、医各种疑难杂症药酒啊,名目繁多。大家先是老规矩,小杯一起先喝三杯,大杯一起整三口,美其名曰“三杯壮人胆”,然后就开始打圈,一个不落,其次是每人再“加深”两杯。
在大城市里,喝酒都还比较讲礼性,一般在两圈后,主人就随意了,不再强求每人喝多少。
可是在麻城就不行,这时候,酒量大的人就开始发挥了,提杯单打,点对点喝,不服再喝。如遇到同学老乡战友等,便是白的搞好换啤的,啤的搞完搞红的,三中全会,面面惧到!老朋友,好兄弟,新朋友,一推一杯,找个话题互怼,聊项目、谈人生、吹大哥、侃妹纸……天昏地暗、天上地下、无所不谈!
04
不喝了,不喝了,又搞一组
几轮下来,自带的白酒见底了,主人便会扯起嗓子吆喝服务员:“服务员,再拿瓶酒来!”
众人齐声反对:“么拿了,么拿了,再不喝了不喝了。”
主人看看面红耳赤的客人,便说:“那就不拿白酒类,我再搞点啤酒来搞哈!”老板便搬来一箱啤酒,全部打开,一人发一瓶,接下来,又是一场啤酒战。
几番下来,每个人的酒就喝得差不多了。于是,“张局”与“李所”之间就开始交换手机号,“刘校”“周总”相约下次聚会的时间,场面异常热烈,你兄我弟,相见恨晚,握住的手紧紧不放,拥抱起来如胶似漆……
这时,主人便会征求大家意见:“再搞点么斯主食七哈?搞点养胃滴,搞点来七哈?”
不待众人回答,直接又是一嗓子:“上点主食!”
05
喝完酒又去唱K
这时,就有人说:“真莱儿已经很尽兴哒,要感谢哈老板啊!下次再聚啊。”下次再聚有人往往只是一说,可千万不要当真。这时主人把握住此机会,当机立断宣布:“散场!”。往往在这个时候,中间有点身价还有点嗜好的,便命令似的补一刀:“还早蛮,过哈儿气KTV嗨哈”
拦出租车,点滴滴,一群别人眼里的“疯子”就朝着歌厅飞驰而去。
到了歌厅,换了个环境,一伙人又开始喝。哪怕你五音不全哪怕你南腔北调,都异口同声说你唱得好,喝酒,喝酒……
不时有人慢慢歪倒沙发上睡着了,不时有人跑到洗手间狂吐……
不唱歌者,提起酒瓶,左顾右盼,跃跃欲试,至于祝酒词嘛,对酒鬼们来说是小菜一碟,有些话可能会说N遍,也有的开门见山,端起就干,反正就是借个理由喝,那是花样百出。兴头上,几个寡男人也要来个翩翩起舞,那种斯文与矜持荡然无存。要是叫上几个陪唱,结尾必点嗨曲,老认识的,刚相识的,抱在一起,瞎摇,乱蹦……直到最后断片。
第二天你不认识我,我不记得你。
06
筋疲力尽了才散场
歌吼完,差不多已是打更时刻,有讲礼性的兄弟就安排第三场,吃宵夜,继续麻酒。
几个小菜,几两面,几瓶酒,吃饭唱歌的情景模式又被复制,这个时候,还有战斗力的主就不那么多了,结局一般都全军覆没,冒得一个清白……街上行人车辆渐行稀少,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于是,大家起身穿衣、拎包、拿手机……,出得门外,又是一番握手、拥抱,十八里相送,难舍难分。一群摇摇晃晃的身影在灯火阑珊里渐行渐远……
第二天,脑壳快疼死……
注:此内容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中国人的饭局讲究最多,这在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比肩。从座位的排放到上菜的顺序,从谁先动第一筷到什么时候可离席,都有明确的规定,把“中国是礼仪之邦”这个概念诠释得淋漓尽致。
在中国人的饭局上,靠里面正中间的位置要给最尊贵的人坐,上菜时依照先凉后热、先简后繁的顺序。吃饭时,须等坐正中间位置的人动第一筷后,众人才能跟着各动其筷。
中国历来都是无酒不成席,劝酒是中国饭局最有特色的部分。饭局开始时,主人常要讲上几句话,之后便开始劝酒。主人先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客人一般也要喝完。不但主人要劝酒,客人与客人之间也要敬酒,为了使对方多饮酒,敬酒者会找出种种必须喝酒的理由,若被敬酒者无法找出反驳的理由,就得喝酒。罚酒是中国人敬酒的一种独特方式,罚酒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最为常见的可能是对酒席迟到者的“罚酒三杯”。
吃完饭后,人们并不是马上就散去,往往还要聊上一会儿,以增进感情。等坐中间位置的人流露出想走的意思后,众人才能随之散去。
正因为中国饭局具有特殊的文化含义,所以多年来,饭局一直是人们交际和应酬的重要手段。毛泽东说过一句话:“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这句话本意上是说革命需要自愿,从另一个角度上看,也说明了许多饭局是一种无奈的应酬活动,是很不情愿的举
-END-
又快到年底了快来麻城相亲会找个女朋友(男朋友)一起回家过年吧!麻城的女伢只要在我们平台完善资料即可免费帮你进行相亲牵线加我们小红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