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汹涌而至

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324215.html

写在前面

这是一篇未发出的文章。写时正是年初疫情非常之时,湖北武汉频频告急,全国各地也面临着疫情扩散的严峻形势,每一个人、每一寸土地、每一座城市都在风险中爆发出责任与担当的能量。

用文字记下这些能量,是种荣幸,即使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发出,我也想在年即将过去的时刻,再度重温10个月前破冰而行的勇气和力量。

文晋写于年12月11日

微光相汇,汹涌而至,

这是属于所有人,

年最有力的记忆光芒。

这是一场特殊的战“疫”,也是一段特殊的时光。

医务工作者奋战在一线,科研团队分秒必争,警察、基层工作者、专家学者奔走在大众防控领域,建设者、快递员、志愿者、工人、检测员日夜不停。

病痛敲打着肉体与灵魂,勇气与希望却从恐惧和彷徨中喷薄而出,因为满怀赤诚的汗水与付出终将迎来这块土地最美的盛开。

我相信,这段时光终将过去,但那些普通人的挺身而出、那些身边人的无私奉献值得被记住。

所以,这不是故事,这只是一段记录,和那些或伟大或平凡或泪目或警醒的片段一起,构成我们这段时光里共同的记忆。

1.

老许的购物车

2月10日,返岗工作第二周,每个员工再次拿到了7个一次性口罩,这是装备处第二次分发防疫口罩,也是处长老徐在1月28日托好友几经周折,从日本紧急抢购到的两批口罩中的一部分。次日,日本开始限购口罩。

除了有大量人流涌入,每天还有数百位**人员和后勤人员同时开展工作。人流的密集流动让疫情防控刻不容缓,物资保障必须先行。

“我每天都在想东西从哪里来”老许说。事实上,从春节前疫情形势陡然紧张开始,他就开始联络各种渠道、动员一切力量开始采购了。但物资的紧张程度远超预计。

很快,从全市购到全国购再到全球购,甚至拜托恰好在日本旅游的好友代购,这个老党员让自己成为了采购大军中的一员。口罩、消毒液、测温仪、手套、餐具、分发盒···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着待采购事项。

老许做的又何止这些,从制度制定到细节落实,从园区消毒到分餐就餐,从门岗测温到办公环境,他总是面面俱到,丝毫不落。在疫情防控群里,各岗位联络人经常从业务或人员角度,提出防护建议,他们常说:“不好意思,老许,如果能解决就太好了。”而老许几乎不会让人失望。他说,“我这个后勤就是要让大家安心的”。

2月中旬,他又开始帮助当地援鄂医疗队筹措专业医疗防护服等物资。

果然,没有失望。

2.

永远在线的成子

随着部分地区生产企业的逐步复工,防护物资情况有所好转,即便如此,医用口罩、手套、消毒液等依然是当时个人防护和单位防控的紧俏物资。

老许清晰记得,2月1日那天,他正在办公室加班筹措物资,一小伙带着风冲进来,问:“处长,缺一次性手套吗?”“缺。”“我有,我带来。还有个体外测温仪,也带来。”第二天,个医用橡胶手套来到了食堂师傅、保洁阿姨、物业师傅的手上,为全面消毒防控、迎接2月3日的返岗复工做好了准备。

小伙名叫成子,在装备处工作,假期里他主动要求返岗加班。开杂货铺的表哥不放心弟弟,把仅有的副一次性手套留给了他,他又留给了院里。有人问他当时怎么想的,他说“院里缺我又有,不用想啊!”

小伙子说不用想的事情还有很多。2月2日,处里组建党员防疫志愿者服务队,他第一个报名,门岗测温、设备调试、周末到郊区工厂抢提货,成子跑得飞快。“我也没干什么,我是和大家一起干的,他们更辛苦,真的,你们去采访下其他人呀”。

小哥挥挥手,风一样的男子,又跑了。

3.

前侦察连连长大顾

大顾全面介绍了返岗复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娴熟自若,对各区域各类目的防控工作娓娓道来,分毫不差。也许有人不信,这是转业八年的前侦察连连长的一次无台本即兴介绍。

虽然戴上了口罩。

“在疫情到来的时候,他能主动思考,对于防控预案、物资管理、发放预案、应急细则这些重要环节,能做到制度先行,还能仔细抓落实!”老许毫不掩饰对这位得力助手的赞赏。

“我跟着顾哥跑的,他很清楚。”成子说。

大顾倒是很少谈这些,他谈的最多的是中午吃啥、盒饭怎么分、定几份盒饭,他知道各区域怎么消毒、一天消几次毒,他关心垃圾怎么处理、物资怎么分发,还有怎么带着物业师傅们一起干。只是偶有一次,他安慰略有些焦虑的同事:“别急,我清楚的。”

哦,还有句话,大顾经常说:“哎呀,报道我干什么,多报道报道他们。”

终究,山河无恙在我胸。

点赞、“在看”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tringuser.net/jbzzd/68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