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条:产业论坛|平潭综合实验区陈东荣:实验区五大产业蕴藏无限商机
?二条:产业论坛|台达电子执行长郑平:寻找企业环境保护和能源使用的发展平衡
?三条:资讯|彭博发布创新指数,韩国、德国、瑞典位列前三,中国排名21
摘要:第二届“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于年1月16日在光谷希尔顿酒店圆满落幕。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东荣融汇具有区域特色的发展理念,对平潭经济开发区做出了产业发展规划和介绍。平潭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是不可忽视的发展机遇和重点。
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东荣
以下是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很荣幸能够在美丽的武汉和各位领导、各位企业界朋友们齐聚一堂,共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蓝图,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以及东湖高新集团提供的这个平台,让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有机会与在座的企业界朋友们共同谋划发展战略,对接投资发展机会,在此我谨代表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向年第二届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是高新技术发展产业聚集地,聚集了以光电子信息产业、能源环保、生物工程、新医药等产业为主的两千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在招商引资、产业培育、管理体制等方面,都有许多经验值得平潭综合实验区学习借鉴。刚才我听了夏局长的介绍,我们深深感叹,刚刚起步的平潭综合实验区差距如此之大,压力非常大,更多地要向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学习。年8月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与武汉东湖高新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东湖高新集团、平潭综合实验区土地开发集团、台达电子集团等公司联合出资成立平潭东湖高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划出9.5平方公里土地,共同规划建设平潭高新技术产业园,按照产城融合的思想,打造产业、科技与旅游为一体的复合型高新技术产业新城。启动期二平方公里,目前已经委托全球知名规划设计机构开展城市设计和产业定位,我们希望于东湖高新集团合作发挥平潭综合实验区政策优势,促进海峡两岸融合发展,实现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下面就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有关情况做简要介绍。包括三个方面:
一、区位特殊,政策给力,投资兴业优势体现。
(一)区位优势突出,自然条件优越。平潭综合实验区地处台湾海峡中北路,平潭主岛海滩岛面积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五大岛、福建第一大岛,岛中可建设用地面积约平方公里,是一块“处女地”,开发空间十分广阔,发展潜力巨大。
对台区位特殊,平潭是中国大陆距台湾本岛最近的地区,距台湾新竹仅60海里,是两岸合作交流的重要前沿平台。
岸线资源丰富,海岸线总厂公里,拥有众多避风条件良好的港湾和深水岸线资源,素有海滨沙滩甲天下的美誉,目前有8个国家一级景点。
(二)发展战略定位特殊,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
从顺应台湾海峡两岸发展大局出发,年中共中央批复强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平潭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同年11月18,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赋予平潭7个方面28条比经济特区更加特殊、更加优惠的配套政策。年2月,国务院批准设立由国家发改委等13个国家部位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召开一次会议,负责指导、协调和服务平潭开发建设。年10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专程上岛考察,强调平潭综合实验区是“闽台合作的窗口,也是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进一步明确了平潭综合实验区的战略定位。年4月21日,经国务院常务会会议批准,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平潭片区正式挂牌。
(三)优惠政策体系完备,企业享受多重红利。国务院赋予平潭在通关、方便台胞就业生活等7个方面28条特有政策,国务院各部委、福建省政府以及平潭综合实验区也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灵活措施,努力形成政策叠加效应,打造政策洼地。
政策是三个方面:一是实施“分线管理”的海关特殊监管政策,国务院批复的《总体发展规划》,已在平潭实施一线放宽、二线管住、人货分离、分类管理的新型海关特殊监管模式,这项政策的实施,为平潭向自由港方向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利于平潭率先推动该区域投资、贸易、人员往来和金融服务的便利化。
二是赋予一系列的优惠税收政策。作为分线管理的配套政策,从境外进入平潭与生产有关的货物,实行备案管理,可享受免税或报税政策,与生活有关的货物由中国大陆入岛,即可享受出口退税,在平潭综合实验区的企业,企业全部按照15%的税率征收所得税。
三是实施地方财政奖补。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出台了一系列地方财政奖补政策对符合实验区产业导向的企业给予一系列的奖励。
(四)管理体制灵活高效,投资贸易自由便捷。年4月份中国福建自由贸易实验区平潭片区正式获批成立,使得平潭既有综合实验区的上述特殊政策安排,又有自贸实验区的体制机制创新平台,形成综合实验区政策洼地和自贸实验区的创新高地,两区融合的叠加优势。自贸片区虽然是43平方公里,但在全岛都是按照自贸区的一套体制机制进行全覆盖,应该说两区叠加的优势,在全国目前的新区里不多。比如说在创新政策管理模式方面,建立大综合、扁平化、高效率的行政管理与开发建设架构,行政层级少,服务效率高。在见证放权简化审批方面,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同一审批事项涉及多个部门的事情集中审批,审批时间大大缩短,社会投资项目审批由原来最长天缩减至于40天左右。推行企业登记制度改革,简化企业注册流程。对外商投资企业的设立变更以及一般境外投资项目和企业设立,由审批制改为默认备案制管理。在推进通关便利化方面,我们着力探索比上海自贸区更加便利具有平台特色的通关监管制度,在全国首创6项改革措施,出台了动植物检验检疫方面20项便利化措施,推进跨境电子商务试点方面,率先完成福建省首票跨境电商进口试点,有效实施报税进、巡游出的报税进口业务模式。健全完善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物流园等配套设施。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公司也将参与平台跨境电商建设。这些改革创新举措都受到了各位各界的高度评价。
二、基础完善、配套到位,平潭开放开发成效凸显。
六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福建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围绕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高强度、大力度推进开发建设。目前平台开放开发两岸对接条件基本具备,六年时间投资超过千亿,强力度地推进岛上基础设施建设。
(一)宜居宜业环境初步形成,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构建。海峡大桥及复桥建成通车,北部的第二通道、全国唯一的跨海公铁大桥将于年底建成通车,“一环两纵两横”岛内城市路网管网等重大基础设施全面推进,新兴城市框架初步形成。生活环境跟开发初期比大大改善。
(二)产业培育迈出坚定的步伐。
主要围绕现代物流、高端服务、电子信息、海洋、生物等5大产业。一是加强招商选资,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年8月16日在福建省政府牵头举办首届平潭创业投资对接会,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参会,签约项目个,总投资亿元。二是培育特色产业,台湾高新技术产业园已经有台达电子等多家知名台资企业入驻,台资企业从5家增加到家。三是打造特色园区,我们正在加快金融服务区等一批特色园区,吸引过国企、外企、台企参与建设高新园区。
(三)对台平台作用逐步凸显。
围绕打造台湾同胞的“第二生活圈”,不断丰富台湾元素,两岸主通道功能显现。目前有两艘高速客货滚装船开通至台中、台北两条海上航线,累计运送旅客42万人次,同时开通“小三通”火车航班和集装箱定点航线,逐步形成了平潭台湾一日生活圈和人流物流的中转通道。
两岸创业平台日益完善,构建以台湾免税市场、台湾创业园、跨境电商园等为主的台胞创业平台,台湾免税市场去年前10个月销售额突破6亿,台湾创业园开始运营,登记入住企业家,与民革中央合作建设的两岸青年创业谷,年11月上旬企;跨境电商园挂牌,已入驻企业20家,意向入驻企业40多家。
两岸主阵地功能显现。按照“放地、放权、放利”的模式,与台湾“三三会”会员探索共建台湾产业园和台胞社区,共同家园论坛、自车车赛、马拉松赛等重大活动,初步形成品牌,两岸交流正在向更广领域延伸。
三、特色突出,潜力巨大,实验区五大产业蕴藏无限商机。
根据实验区的实际条件进行发展定位,我们按照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给我们批复的产业发展指导目录以及财政部批复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实验区去年再进一步细化,制定了产业发展壮大培育计划,着力培育五大产业:
一是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及上下游相关延伸产业。二是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小额商品交易市场、报税物流园区、跨境电子商务试点、服务外包等项目。三是文化创意产业,重点发展以教育、体育、现代传媒、动漫游戏、设计创意、软件开发为主导的文化产业体系。四是旅游休闲产业,重点发展报税购物、医美养生、体育竞技、极限探险、主题公园等特色旅游产业核项目,打造国际旅游岛。五是海洋产业,积极发展原洋捕捞、海产品深加工、生物制药、海洋生物科技等现代海洋产业。
经过六年的开发建设,今天的平潭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营商环境更加优化,创新机会更加多元。这里有碧海蓝天,有堪比马尔代夫的滨海海滩和自然风光,这里的一切方兴未艾,朝气蓬勃,具备强劲的后发优势,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西引力,我们诚挚地邀请各位到平潭旅游观光,指导开发区的建设,最后祝各位幸福安康!
精彩预告:本周将会陆续发布本次论坛政府领导与嘉宾的精彩演讲,敬请大家拭目以待!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