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会说什么水中毒的,那是别人爱好的话题。
很久以前做宫腔镜麻醉,腰麻一打,术中太平,术后毫无主诉地送走,至于病房里有什么问题那也和我无关。
但最近几年都是日间手术,需要术后若干小时离院,所以都是在镇静/镇痛法下完成手术。麻醉效果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但问题很快显示出来:
第一个就是疼痛,像痛经那样的疼痛,轻重不一,某些外国友人那是一个无法忍受啊!看着都揪心。
为什么会疼痛?不外乎宫颈被扩张过、宫腔内有操作的损伤及膨宫液和血液残留刺激等原因,进而引发宫缩产生疼痛。
普通痛经怎么治?吃芬必得基本就能解决,但宫腔镜之后的“痛经”,单单肛塞消炎痛栓剂有用吗?
现实答案是用处不大,可见其和传统“痛经”还不是一回事,但还得塞!
因为Nsaids类药物本身就是术后疼痛的基础用药,放在哪种手术都是。
靠麻醉中使用较大量的阿片类药物去压制?符合ERAS原则吗?
搞个镇痛泵?别逗了!两三个小时之后可是要离院的。
硬膜外镇痛?完全不可能。
术后口服或肌注阿片?虽可行,但效果不见得完善且增加护理工作负担,再说也不利于早离院。
超声下神经阻滞?怎么玩?打哪?
让她去痛?那你下面的内容不用看了。
回忆一下我曾经的一篇文章:手术医生可以为术后镇痛做什么?
再回忆一下我曾经提出的术后镇痛就近阻断原则:由反导系统论术后镇痛
最后看看下图——
为什么不可以在手术结束前,递给妇科医生一针筒局麻药(5ml即可),让她花个三十秒钟去打双侧的宫颈旁阻滞呢?
连分娩镇痛里都推荐这种方法,还有谁会认为它管不了一个宫腔镜术后的“痛经”呢?
资格稍老点的妇科医生,都会熟练地在宫颈旁阻滞下做人流手术,操作技术那是不在话下的。
宫颈旁阻滞成功后,术后清醒的主诉应该是类似于分娩镇痛:不怎么痛但能感受到子宫处的一种压迫感。
第二个问题也是我近期才发现的,患者术后在不短的时期内形成一个症状组合:头晕嗜睡恶心呕吐,居然曾经一个同事患者要搞到过夜,OMG!
虽然不是个个如此,但确实有不小的概率,值得重视。
原因是什么?完全不可能用麻醉药的残余作用解释,那么剩下的只能用手术因素解释咯?
不知道大家听说过一个词没有?人流综合征,有兴趣的可以去搜索一下。
虽说此综合征一般发生在无麻醉状态下的术中,但也确有术后显现的,只是在现有镇静/镇痛下人流已经很少见了。
如果当初李显龙可以号称新冠就是个大号流感:
那我怎么就不能说宫腔镜手术也是一个“大号”人流呢?
既然同理,那么以阿托品为主的治疗方式也就呼之欲出了,所以现在我做宫腔镜手术麻醉,结束前都常规0.3-0.35mg阿托品再加一种司琼。
如果你认为这种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的想法做法是错的,也可以让妇科医生在术后发现此症候群时赶紧静脉注射这俩药。
在中国,大量手术必将发展到日间手术模式,各类“小手术”都各有不同都可能产生独特的“小问题”,如何解决这些“小问题”使日间手术过程更加流畅,麻醉医生也是可以做出很大贡献的。
不要认为论及宫腔镜手术麻醉只配讨论水中毒问题,要想把工作做好,很多细节问题需要重视然后想办法去解决,粗放式的“活着”送出门不应该是麻醉工作的初心。
推荐阅读:
任林强:无限风光在险峰
美女医生蒲韵:十分钟去眼袋是怎样练成的?(干货)
程浩博士:大面积吸脂手术流程及注意事项
婴幼儿桡动脉穿刺秘籍:如何一针见血?
医美麻醉秘籍
心脏麻醉秘籍(限时免费)
陶为科文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