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机关食堂,欢迎您的光临。”近日,哈尔滨市双城区发达路的区政府二号办公楼的LED牌匾上打出了“广告”,公务人员就餐期间,周边居民也可以到机关食堂就餐,价格与机关干部一样。
居民就餐时间、金额与公职人员一样
11日,记者在双城区政府二号办公楼看到,在这里办公的有农业局、人防办、审计局、编办等10余个委办局。食堂位于院内的二楼,入门两侧是并排的圆形餐桌,尽头的吧台旁是一个自助餐车,餐车上依次摆放着凉拌银耳、新三鲜、冻豆腐白菜五花肉、鸡蛋糕、大头菜炒辣椒、排骨粉条6个菜,旁边的保温桶内盛放着鸡蛋柿子汤,主食有米饭、发糕。
前来就餐的公职人员刷卡后排队盛菜。记者在现场发现,也有个别人未刷卡,交的是现金。据食堂负责人王玉春介绍,交现金的是附近居民,食堂疫情好转后陆续对外开放,目前开放的是早餐和午餐。附近居民就餐时间与公职人员一样,早餐6:30-8:30,午餐11:30-12:30。因为周末也有公职人员加班,所以食堂周末也开放。
早餐四菜一汤,午餐六菜一汤
“刷卡的公职人员早餐10元,午餐12元,附近居民来吃价格也一样,管饱!但是浪费不行。”王玉春告诉记者,早餐是四菜一汤,小米粥、豆浆等,午餐是六菜一汤,两荤四素。
说起向社会开放的初衷,双城区政府办公室行政科一位负责人表示,机关食堂偶尔坐不满,座位空闲,吃不完的菜扔了也浪费,而周边居民尤其是空巢老人就餐是个难题,对社会开放,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的事。
“如果来人太多,就控制人流”
记者问,“如果外来吃饭的人特别多怎么办?”这位负责人说,“目前知道这个食堂对外开放消息的人还不多,如果来得太多,就得控制人流。一是为了防疫,二是先满足机关干部用餐需要,如果有空位,一定会接待。”
在附近居住的居民孙女士告诉记者,疫情结束后,他的儿子回哈尔滨上班,老两口不愿做饭的时候就来这里吃一口,“这个食堂离家近,价格和外面差不多。”孙女士说,选择这个食堂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觉得放心,用料和卫生方面肯定能保证。
采访中一位居民表示,“以前觉得机关食堂都是机关干部才能享用,现在食堂对外开放,挺亲民的,也拉近了政府与群众的距离。这回,附近居民有‘公共食堂’了。”
生活热评政府食堂向民开惠民亲民见情怀
政府食堂向民开,惠民亲民见情怀。新春新气象,哈尔滨市双城区政府机关食堂向社会开放,这一便民之举,让我们看到了惠民之心、亲民之意,也让我们看到了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亲密无间、和谐友好的关系和氛围,体现了政府机关开放、务实、亲民、共享的意识和情怀。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当我们的政府机关,揭开神秘的面纱,打开人为的围城,让自己走出去,让群众走进来,这才是真正的深入群众,水乳交融,与群众打成一片。这样的干群关系,才更像是一家人,群众可以亲眼目睹党员干部们的辛苦与亲民,打破他们对于所谓“特权”的种种猜想,和内心深处的距离与隔阂;机关干部也可以聆听到更多群众的声音。因为“面对面”,所以“心连心”。
而且,这样也是一举两得,机关食堂可以避免因座位空闲、饭菜吃不完造成的浪费;周边群众尤其是空巢老人、双职工家庭,也可以缓解就餐难的问题,双城机关食堂此举,也是实现了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
其实,在我国南方多个省份和城市,早都实现了政府食堂向民众开放。杭州余杭不但政府机关食堂周末向市民开放,而且停车位也全部“让位于民”,湖北省直机关有几家食堂更是全日制公共化,增加了公共福祉,盘活了公共资源,便利了市民生活,拉近了干群距离,一举多得,何乐不为。
希望今后,能够有更多的政府机关,向公众开放一直“内部化”的公共资源,不单是食堂、厕所、停车位,包括幼儿园、体育馆、游泳馆、图书馆等,也都应该与民同享、与民同利、与民同乐。
“迎接另一个晨曦,带来全新空气;气息改变情味不变,茶香飘满情谊;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拥抱过就有了默契,你会爱上这里……”这样的干群关系,这样的和谐社会,才能够让我们感受到更多的温暖和美好。
生活报首席评论员:静伟记者:赵政府文/摄
编辑:韩雪
责编:王健
审读:王福才
审核:夏德辉
业务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