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D年,成都将巨变

整个年,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将22块土地收入囊中,面积总计约.87亩,成为当年成都市内拿地宗数最多的企业。据悉,这些土地将作为TOD用地开发。截至目前,包括陆肖站、二江寺站等的多个TOD项目,已经开始动工。最近成都地铁出炉三则短片窥见成都的TOD未来TOD作为一种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已被广泛运用到多个世界城市。它能满足人们日常的工作、商业、居住、休闲等需求。除了承担交通枢纽的作用,TOD对改变居民生活圈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提升生活便利程度,降低生活成本,优化生活品质。TOD能培育独特的城市气质,成都的TOD植入了本地文化艺术基因,旨在为市民打造一座艺术之都、文化之都。从三条短片不难看出,TOD更贴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具备舒适性与标志性。以目前在建的项目看来,用三个词来形容,便是密度高、建设快、投入大。二江寺项目最近,阳阳实探发现二江寺站TOD开发项目已经动工啦!

在施工现场可以看到,前期勘探工作已经开启,挖掘机也已入场作业。

在工程围墙上,贴着施工公告:我单位承建的二江寺TOD综合项目正处于施工阶段,给你的生活带来的不便,恳请你的支持和理解,我们表示万分感谢!众所周知,成都市轨道集团编制的地铁5号线二江寺站在剑南大道西侧增设地下出入口规划方案已经出炉。年11月,成都规划和自然资源公众平台发布就发布了《双流区协和清河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用地控规优化方案公告》。

(点击查看大图)

划重点!这次规划拟优化内容包括两方面:1、二江寺站TOD一体化城市设计方案为落实二江寺站TOD一体化城市设计方案,本次规划拟对双流区协和清河东片区东北侧局部用地进行控规优化,面积为2.85公顷。将原控规二类住宅用地(1#地块)优化为二类住宅用地兼容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a1#地块),该地块的商业服务业兼容比例不大于10%,不低于5%。2、地铁线与地下连廊地铁5号线线位位于拟优化范围的东侧。增设地下连廊连接a1#地块与地铁二江寺站,图中地下连廊仅为示意表达。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新增的地下连廊从路口的东北方向(B2出入口)起,连接至西北和西南方向,在西北象限增设2个出入口,在西南方向增设一个出入口。▲二江寺站B2口地下长廊陆肖项目

最新消息,成都首个TOD动工项目——陆肖项目,其展示中心主体外架已拆除,外装饰和景观已基本完成,住宅部分已开始地下室施工阶段,将于今年中完成住宅主体工程一半。

该展示中心建筑层高为3层、占地约平方米,年9月便实现主体结构封顶。未来,它还将是陆肖项目的商业楼部分。

廖家湾、幸福桥站项目年12月27日,伴随成都轨道交通“3线”齐发,成都首批TOD示范项目中廖家湾站、幸福桥站的项目规划效果图,也首次正式曝光。目前,它们分别完成了项目策划和一体化城市设计方案编制优化。地处新都,廖家湾站TOD综合开发项目将引入实现“城市中的花园,花园中的车站”,具有极佳的自然生态资源。幸福桥站TOD综合开发项目则定位“北中轴门户·科贸产城宜居公园”,是未来成德绵一体化发展轴线上的成都主城区北大门。项目示意图年1月7日,第一太平戴维斯《中国西部城市TOD发展潜力专题报告》出炉。报告从轨道要素、链接要素、政策要素、人口要素、经济要素及出行要素进行了综合考评。据该报告,成都在西部主要城市TOD发展潜力评分中获得63.6分,是成都、重庆、西安、昆明、贵阳西部五城中“N0.1”。比如,轨道要素。它主要考虑城市在高铁运营长度、线路数及地铁站点数、线网密度、客流量等方面的现状和规划。年底,成都地铁运营里程突破公里,挤进全国第六,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南京和武汉。到年底,其几乎要“翻上一番”,将突破公里。再比如,链接要素的考评。数据显示,成都地铁接驳写字楼、购物中心的比例高达83.3%及19.2%。据已批复规划的项目,这一数字还将分别提高至94.2%与25.3%。这意味着,未来在成都,几乎所有写字楼与四分之一的商场,都将实现与地铁“0”距离。这无疑是为TOD提供了优秀的滋生土壤。政策要素上,在-年,成都接连出台《成都产业园区设计规划导则》、《成都加快建设国际消费城市行动计划》等,既给予了全面支持,也提出了TOD模式开发重点…TOD,正离我们越来越近。不过,也有一部分四川人提前享受到了TOD的便利,一位在日本生活了23年的曾先生将带来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以他切身的日常体会为我们讲述TOD式生活。曾川竞

四川泸州人

年前往日本神户定居

带着家乡的味道和情怀

开了一间“小四川居酒屋”

是当地的人气美食店

据曾先生介绍,日本被称为“轨道上的国家”,以东京为代表,它的轨道交通出行比例高达90%。早在上世纪20年代末期,随着阪急梅田百货店的建成,世界“第一个TOD”在日本诞生。在TOD领域,日本堪称“资历最老”。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被认为是“TOD最深度用户”。

图据日本国家旅游局

TOD对我们的生活究竟有什么影响?

Q:第一次乘坐日本轨道交通是什么时候?对它的初印象怎么样?A:

年到日本的第一天,就体验了他们的轨道交通。第一印象,人是真的多。特别是上下班时间,人都在地底下行走,街面没什么人。

Q:

从你家到轨道站点有多远?一般怎么过去?

A:

离我家最近的站点叫新神户站,从我家出发,走路只需要2分钟就能到。不只是我,在日本,几乎80%的家庭附近,都有一个步行可达的站点。

图据日本国家旅游局

Q:

TOD和普通轨道交通站点相比,有什么特别?

A:日本轨道站点分为小站、中站、大站。没有发展TOD的普通轨道交通站点,通常是郊区、郊外的小站、中站。它是独立的一个站点,乘客下车就出站,然后取车回家。

但在TOD,首先从呈现形态来说,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站点。写字楼、商业街、美食街、酒店、百货商场,都和它链接在一起。

在日本,你常常会发现地面几乎没人走动,甚至过马路的红绿灯都少。这是因为人们都在地下行走,它的地下慢行系统特别发达。

一个站点,两三公里外都有地下通道出口。最出名的是东京新宿站,站点出口有个,和迷宫一样。

图据搜狐日本物语

Q:

你如何理解TOD带给城市的好处?

A:

从个人体会出发,我认为好处主要有三点。

第一点,可以缓解交通。很简单的例子,以前我刚来日本的时候,日本还非常拥堵,大家出门开车,经常堵在路上。原本1小时的车程,硬生生就堵了2个小时。

相反,如果选择坐地铁或轻轨,1小时的车程,可能30分钟就到了。

当然,这除了轨道交通本身的快捷,更重要的是在TOD模式下,大家越来越爱坐公共交通出门。为什么?因为什么都很方便。这就要说到TOD的第二个好处,它能促进形成商圈和区域发展。

图据新浪网

在日本,尤其在大城市,每一个TOD站点就是一个商圈。日本几乎所有商圈,都是围绕TOD车站在发展。

这一点都不夸张。

因为车站是城市中人流最大的地方,美食街、步行街、商场、百货商店、酒店等商业形态,都会向它也愿意向它靠拢,从而聚集形成商圈。

商圈一旦形成,通过沿线相关产业开发,也带动了周边住宅及医疗、教育等生活配套的入驻。

在日本,依托TOD形成商圈、区域改头换面的案例,屡见不鲜。

图据日本国家旅游局(侵删)

以大家熟悉的六本木为例,原来的六本木连城市道路都十分狭窄。如果哪家房子着火,消防队想通过都很困难。

但实施TOD后,它依托车站每日大量往返人流,并通过写字楼和地下空间的立体使用,六本木变身“垂直城市”,各种商业聚集,最终成为了人气力压银座、东京最重要的商圈之一。

在这里,地上办公区、住宅楼与地下步行商业街、美食街、站台直连。下班不出楼就能喝小酒,上班不出站就可以一边打卡一边吃早饭。

你想,谁会拒绝这样高效又安逸的生活方式?我想成都人也不会。

六本木开发前后对比图(图据网络侵删)

此外,依托文化、艺术等产业的导入,整个区域全面焕新后也得以继续保持更新。

有意思的一点是,根据地域文化、季节气候的不同,日本每个TOD都形成有独特的文化。

最具代表的是“车站便当”。从北到南,日本不同地方的TOD车站,会通过选取当地当季最新鲜、出名的食材来制作车站便当,并在站台售卖。

图据日本通(侵删)

第三点,防止城市化消退。

时常有人开玩笑说,日本一个TOD,能火“年”。这是因为伴随商圈、办公区、住宅建筑及人流的聚集,TOD被认为是有凝聚作用的“生命体”。

它能随城市发展而迭代升级,不因城市变迁而消退,自成一座MiniCity。

Q:

从家到进站,或从出站到回家,能不能具象描绘下有TOD的生活是怎样的?

A:

让我们一起来想象下,出家里出门不过百米,就钻入了一个繁华的“地下行宫”。

这里没有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有的是精美吊顶下、璀璨夺目的光;这里不是一无所有,美食街、商业街、大型生鲜超市、高档百货大楼、五星级酒店,应有尽有、一应俱全。

中间,路过一家香气扑鼻的面包店,一顿新鲜美味的早餐也不会耽搁太久的时间。

下班后,走进常去的那家居酒屋,一碟小菜,一壶酒,和邻座熟悉的人聊职场。过一会儿,再二麻二麻慢慢回到家。

周末,带着家人,聚餐、购物、看电影,不用奔波去远方,TOD里都能实现。偶尔和朋友约着玩,下了车就能开启一天的美好时光。

图据日本国家旅游局(侵删)

Q:

你喜欢这种TOD的生活方式吗?它对你的生活有什么改变?

A:

我非常喜欢TOD带给我的生活。它不仅缩小了我的生活半径,节约了出行时间,也提高了我的生活品质。现在我们一家人,围绕TOD,什么都不缺。

Q:

对于成都未来TOD时代的来临,你有什么想法或期待?

A:

据说成都远期人口规划在万,如今常住人口已经达到万,人口基数大,成都非常适合发展TOD。

特别是在当下成都版图扩大,向东到简阳,向南到天府新区,光靠过去“天府广场-春熙路”以及几个大商场分布的商业格局,已经满足不了分布在各个区域的成都人的消费需求。

而TOD的发展,会更好地满足不同区域的生活消费需求,定义区域的商业中心。

但TOD也不是简单的就理解为区域商业中心,它带来的还有产业、住宅、政务的全面接驳。

其次,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因为TOD的发展需要建立在人口密度大的地方,一个地方如果人口太少,无法支撑起TOD的构建,其周边的商业、文化、住宅的多元业态也不会向之靠拢。

听完曾先生的介绍我们可以展开对即将来临的TOD生活的畅想:那些人间烟火的鬼饮食或将不再是苍蝇馆子的代名词“小酒馆们”也不只在玉林路TOD将成为滋生它们的下一个天堂郫县豆瓣、龙泉汽车或又有新的“出场方式”沿线四周的区域或将迎来“永远的春天”TOD不只是轨道交通的未来更是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重要助力让我们共同期待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美好帷幕徐徐拉开来源:成都地铁、成都向南City、天府楼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如侵权请来函告知,我们将24小时内删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tringuser.net/jbzd/74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