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钟楼写生记
高海平
提及“钟楼”人们并不陌生,全国各地到处有“钟楼”的存在。“钟楼”也就成了一个地方的地理标识。画钟楼、拍摄钟楼者云云,见过各大摄影展、画展均有很多关于钟楼的创作题材,而真正在西安地标建筑的“西安钟楼”现场长时间观察与绘制的真不多见,钟楼建筑宏伟,雕梁画栋,斗拱成群,结构复杂,给人以蔚为壮观的震撼之心。为此作为美术工作者的我有责任为西安文化遗存钟楼造像,加之前些年试图着手画了一些草稿,也拍了一些照片,都不尽人意,今年再次在严肃威武的钟楼面前朝拜,决定再次绘制《西安钟楼》。这次是毛笔手绘《西安钟楼》,倍感欣慰!因是创作之缘,克服了古建筑二维空间造型的难度,古代建筑绘制最难的就是造型,但还有很多的不到之处,后续继续努力完善,敬请批评指正!
大学期间,系里组织田野美术考察,确立题为《直面西安古旧建筑》课题,其中有“钟楼”一章,至今还在耐人寻味!至此对西安的古旧建筑的考察学习埋下了伏笔。另据考察,一般的“钟楼”在寺院,或广场的左右两侧,与“钟楼”相对的是鼓楼,因此有“钟鼓楼”之说。西安钟楼也不例外。今天的西安钟楼,则与众不同,坐落在市中心的位置。东、南、西、北各四条大街穿过城墙,延伸到二环甚至三环。
据《明史·卷一百十五·列传第三》记载,西安钟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年),原址在今西大街广济街口,与鼓楼对峙。昔日楼上悬一口大钟,用于报警报时,故名“钟楼”。西安钟楼是按照皇家建筑级别建成而成的。据《钟鼓楼历史沿革》等著述的介绍,明王朝定都南京后,其间还有迁都西安之议,特派大臣、太子朱标赴西安实地勘察,选择宫室基址,并绘制陕西地图进献。太子朱标从陕西回到南京后,呈献了陕西地图给父皇朱元璋,并详细介绍了西安的地理优势,认为:“举天下莫关中若也,天下山川惟秦地号为险固”,提议迁都西安,据传皇帝朱元璋有点心动。但不久太子朱标英年早逝,此时朱元璋已经年迈,这位晚年丧子的老人心力交瘁,迁都之事不了了之。不然西安又多了一朝。西安钟楼建成年后,经历了一场整体搬迁至今天的地址。这次东迁是与西安城市发展的东扩有关,钟楼二楼西墙上,嵌有一方《钟楼东迁歌》碑,记述了这座巨大建筑整体迁移的过程,西北角上雕有“景云钟”一口,此为复制品,原钟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据《钟鼓楼历史沿革》记载,钟楼初建时的位置在西大街以北广济街口的阴阳观,与南北城门正对,是城市的中心。这一位置正在唐长安城的中轴线上,也是五代、宋、元时长安城的中心。然而,在其后的年间,西安城不断扩建,在原来的基础上,向东、向北各扩建了近四分之一的面积,随着城市中心东移,城门改建,新的东、南、西、北四条大街形成,位于迎祥观的钟楼便日益显得偏离城市中心。明神宗万历十年(年),由巡抚御使龚懋贤主持,将钟楼整体迁移于今天的地址,成为一座绾毂东西、呼应南北的轴心建筑。清康熙三十八年(年),乾隆五年(年)和道光二十年(年)分别对钟楼进行了大范围以及大规模的整修。
钟楼整体以砖木结构为主,构建于用青砖、白灰砌成的方形基座上。楼体为木质结构,深、广各三间。自地面至楼顶总高36米,由基座、楼身和楼顶三部分组成。下部砖石结构的正方形基座高8.6米,每边长35.5米,面积约.4平方米,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基座之上为两层木结构楼体,由四面空透的圆柱回廊和迭起的飞檐等组成,高27米。由台阶踏步上至基座的平台可进入一层大厅,大厅四面有门,周为平台,顶有方格彩绘藻井,二层四面有木格窗门与外廊相通。钟楼构造技术应用了唐宋建筑的法则,又有明代建筑技术的革新,整体呈典型明代重檐三滴水建筑艺术风格。楼分两层,下层为一重屋檐,上层有两重屋檐,四角攒顶覆盖碧色琉璃瓦,各层有斗拱凿景彩绘,四周均有明柱回廊、彩枋细窗及雕花门扇,尤其是各层均饰有斗拱、藻井、木刻、彩绘等古典优美的图案,是一座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宏伟建筑。
钟楼顶部为三重四面攒尖顶结构,由斗拱支撑。金顶原来是铜皮包裹,木质内心,解放后,人民政府换成了用真金锤成的金铂薄顶。在微翘的屋檐上覆盖有深绿色琉璃瓦,楼内贴金彩绘,画栋雕梁。基座四面正中各有高与宽均为6米的十字形券洞与东南西北四条大街相通,过去是四条大街交会的通道,人流车辆可以从券洞通过。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券洞无法适应交通流量需要封闭,环楼体周围开辟公路转盘,以钟楼为中心辐射出东、南、西、北四条大街并分别与明城墙东、南、西、北四门相接,地下则开辟有专供人行的环形通道。
西安钟楼平面图钟楼的设计构造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高超智慧,外部的重檐三滴水攒尖顶式不只是增加建筑形制的美观,而且缓和了雨水顺檐下落时对建筑的冲击力,雕梁之端的斗拱巧妙地运用了力学原理形成均匀负荷。四角攒尖的楼顶按对角线构筑四条垂脊,从檐角到楼顶逐渐收合,使得金顶稳重庄严。楼上琉璃瓦的板瓦之间扣以筒瓦,以铜质瓦固定,更使建筑稳固结实,浑然一体。
纵观整个大明王朝,西安钟楼的建筑形制、级别之高甚至超过了当时的国都南京。在皇权社会当中,所有的建筑都要遵循严格的等级制度,西安钟楼的重檐攒尖式屋顶和故宫中和殿相同,所使用描龙画凤的和玺彩绘,同样只使用于皇家建筑当中。
西安钟楼的斗拱、柱础、立柱、门扇、槁窗均雕镂精美而繁复,表现出明代盛行的装饰艺术的特征。每一层的门扇上均有8幅浮雕,每一幅浮雕均蕴含了一个古代典故,栩栩如生,激励着后代。彩绘、镂雕等艺术品均保存完好。每天游人络绎不绝,更是文人墨客朝拜的古典艺术之典范,无不惊叹!
年8月6日,公布为“陕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11月20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安钟楼速写高海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