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走向文化漫谈之三

人类文明走向|文化漫谈之三

文人情结2|文化漫谈之三

什么是文人?广义上讲,凡是识文断字的,都是文人;狭义上讲,知识丰富的人就是文人,也可以称之为先生、老师、教授(古代称谓);普遍的讲,能够著书立说之人,方可称之为文人;严格的讲,既能著书立说,又能识大体、明事理、知美丑、辨善恶,方可称之为文人。

为什么叫文人?因为文人就是有思想的人,受人尊敬的人,答疑解惑的人!也是对人类文明进步、文化繁荣有所建树的人,以及一个群体类别的称谓。

文人也叫文化人,文人墨客、文人骚客、知识分子、先生、学究、秀才、儒生等等,都是文人的称谓,总之,是文人,就得有两把刷子,就得在思想上、行为上胜人一筹,否则,怎么对得起文人这个称谓?倘若只是人云亦云,鹦鹉学舌、邯郸学步,滥竽充数、东施效颦,王婆卖瓜的话,怎一个羞字得了?怎么担当起文人称谓?

但凡文人者,必有文风、文骨,可称之为文士也,否则就是文痞!

普遍意义上识文断字的人,譬如广告文案、媒体记者、新媒体、新新媒体、自媒体撰稿采编(不包含传统印务社及书籍杂志)、网络写手、俗称码字匠的等等,这其中有极少数方可纳入文人行列,其余的都不算是文人!也有可能属于脑力劳动者或者某种职业人。但不管如何,此类职业者,大概也是把自己划归于文人行列、或者说以文人自居了吧!

但无论如何,其实,广大民众对于文人,自古以来都是尊重的,甚至是仰慕的,何也?这可能是因为:第一,从人类发展进化的历程来看,拥有知识以及超越他人,而掌握自然、社会、从实践到理论、拥有指导人类文明进步的学识的人,都属于人们眼里的聪明人、灵醒人以及智者;第二,世俗里人们对于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不同认识的结果吧!

与此相对应而言,文人,就更应当在思维上、行为上更加明智、超脱,识大体、顾大局,乃至于模范所行、自律其身;在其擅长的领域、或研究研讨、寻求利益大众的方向,或提供良言良策,发表不同见解、可行方法,最起码要对他人负责、对自己负责,不可信马由缰,无的放矢;如果著书立说,则应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自己的读者,也切不可毫无节制、心口开河、捏造事实、颠倒黑白、指鹿为马,进而误导大众。其产生的不良影响,将会起到与人类文明进步、文化繁荣背道而驰的反作用。

什么是文人情结?人们都追求欣欣向荣、积极献上的一种精神境界,渴望言行得体、举止高雅,被人尊重,在认识、常识、知识等方面,不但能够明确的有所探究、实践、行动,并且想要予以顺畅的表达,进而与相似、相关群体得以产生共鸣,进而产生了文人情结,这就是人类文化的价值所在!

任何文化,都具有公共区间、共有存在、共鸣现象的特征,是一种人类文明进步的好现象;一如历史当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又如上个世纪的文化、文学、生活领域的开明景象、上上个世纪的文艺复兴现象一样,令人激动、兴奋。它是文明进步、文化繁荣、社会发展的号角。

世说新语,有二杆子,曰:笔杆子,木头杆子。又曰软刀子,吃硬栗子。

曾几何时,无冕之王,乃是热血青年的追求,社会要素第四极;又曾几何时,文人酒徒的战斗力,可下数十城,足抵百万兵;俱往矣,歌之咏之,鼓之呼之,慨而慷之!

学者,吾辈之仰慕也;作者,吾众之知己也;作家,吾等之追赶也!而何患无辞乎?无义乎?无信乎?悲夫!

自从庚子瘟疫以来,世事难料,现实跌宕起伏,凡吾辈所目睹者、亲历者,皆颠覆常识,认知愈发愚钝,可谓三观尽毁,眼镜尽破,心脑尽碎,肝肠尽断!方方事件,汉奸何其多也?精卫填海、岳母刺字、左右互搏、内外夹击、口水四溅、唾沫乱飞,狼烟四起,不可胜数。更有某左笔书者钱诗贵庚子日记,于智无明,于文不名,予以冲天,几可坠地,窜缀雕塑,欲望盖田;仅某地读者就过百十万众,舆论与舆情,不知欲往何处?

雕塑是一种自然艺术的表达,属于模仿艺术行为,也是行为艺术的延伸,著名的雕塑作品如敦煌三绝之人物雕塑,麦积山、龙门石窟佛像雕塑,兵马俑雕塑,《母狼》,《演说者屋大维》,《复活岛群雕》,《狮身人面像》,《汉谟拉比雕刻》,米隆《掷铁饼者》,米开朗基罗《摩西》,《大卫》,压力山德罗斯《断臂的维纳斯》,让·安托万·乌东《伏尔泰》,罗丹《思想者》等,是人类与自然相处的印记,人类文明的见证,是文化艺术繁荣的符号。

又闻许多地方之人,行于青藏高原,以人力拉车栓狗,走四方,吃风喝屁,赚人眼泪,骗得打赏,正应了两句话:黄河边上洗石头、不到黄河心不死!闲得慌,且扯得蛋疼。

文人情结,可以说是一种雅,附庸风雅的雅;也可以说是一种病,病入膏肓的疾病!

文风,迎合,五斗米折腰,可以,但是,切莫传播碎片化信息,妖言惑众,又带那么多垃圾广告。

题材,媚俗,没有灵魂,可以,但是,开启白名单,模仿有理,抄袭可耻,知识有产权,肖像权不可犯;吓尿遗屎爆料体,不如肥料沃庄稼,乘早回家卖红薯。

立场,膝盖软,风骨埋,空余一副皮囊,就是酒囊饭袋,先来二两红萝卜的浇头,学会吃面。

布局,引诱年少无知者失去善恶美丑判断,教唆人们犯罪,颠覆世人三观,举头三尺有神明。

结局,羞辱祖宗,欺人骗己,必将淹没于文明的尘埃,迷失于文化的十字路口,凋零淹没。

《庄子》「外篇·山木」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茂盛,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昨日山中之木,以木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不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此神农、黄帝之法则也。若夫万物之情,人伦之传则不然:合则离,成则毁,廉则挫,尊则议,有为则亏,贤则谋,不肖则欺。胡可得而必乎哉!悲夫,弟子志之,其唯道德之乡乎!

《梦游天姥吟留别/别东鲁诸公》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编辑/配图配乐/神秘银河系(如有错别字词句,请予以体谅!)

杨怀文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tringuser.net/jbjc/60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