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次国际暨全国肝衰竭与人工肝学术会议顺

医院订阅哦!

第九次国际暨全国肝衰竭与人工肝学术会议于年6月22-24日在景色秀丽、具有异域风情的哈尔滨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主办,《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和哈尔滨医院承办。本次大会有来自我国及日本、俄罗斯、西班牙等国家奋战在感染病、肝病和相关学科的专家参加了会议。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组长、全国人工肝培训基地主任、中国工程院李兰娟院士担任大会主席致开幕辞,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院士、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王贵强教授、黑龙江省医学会焦广宇秘书长和巴塞罗那大学医学院Arroyo教授出席了开幕式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副组长黄建荣教授致闭幕辞。

本次会议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形式多样,全国多位知名专家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首先李院士针对当前重型肝炎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的特点,介绍了李氏人工肝的发展历史、治疗原理和疗效。李院士的团队在治疗重型肝病时,发现重型肝炎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并进行了系列研究,同时还发现,在救治重症H7N9患者时,人工肝治疗能有效地对抗细胞因子风暴,降低多器官衰竭和病死率。黄建荣主任对《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指南(版)》进行了解读;王贵强、陈智、王宇明和高志良教授围绕肝衰竭分别对机体的免疫状态、发病机制、分型诊断机制及治疗策略等进行了系统阐述;宁琴、尚佳和潘晨教授对终末期肝病(肝衰竭)合并感染的诊治、肝衰竭合并肾损伤的诊治作了报告;李君和李用国教授对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诊断标准与预后评分、以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汇报;孙剑和魏来教授分别对慢乙肝抗病毒治疗的热点和难点、丙肝肝衰竭抗病毒治疗的进展作了报告,曹红翠教授阐述了间充质干细胞在肝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另外,西班牙、日本、俄罗斯教授也带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何金秋教授与参会代表对经典的肝衰竭病例进行了分享和讨论。

同时,大会也为年轻医师和研究者提供了展示的舞台,4位优秀论文的作者纷纷在会上作了发言,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会议期间,还举办了第十九次全国肝衰竭与人工肝继续教育班,召开了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会议和专家委员会会议,并开展了新一届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工作,同时确定了第十次国际暨全国肝衰竭与人工肝学术会议于年在云南昆明召开。

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

长按识别左侧,我们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的白癜风哪个比较好
白癜风治疗最好方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tringuser.net/jbjc/23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