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地少人多,許多道路寸步難行,更別說找個地方坐下休息。有見及此,政府早前進行公眾諮詢,探討開拓地下空間的可行性,九龍公園是其中一個選址。當局擬在公園地底興建四層地下街,包含休閒設施和商店,紓緩地面空間人流。
對此,有意見認為,九龍公園有條件打造為地下城,以紓緩油尖旺地面擠迫的情況,並能藉此增加區內休憩設施;但同時有區內市民擔心地下空間會變成另一購物中心,屆時引來更多人流,公共空間進一步萎縮。
地庫層連接尖沙咀港鐵站
去年11月初,規劃署和土木工程拓展署展開為期三個月的第一階段公眾諮詢,徵集各界對於發展地下城的意見。政府建議中的選址包括九龍公園、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和灣仔修頓遊樂場,其中九龍公園的研究規劃龐大。
根據當局初步構思,其地底將成為連接西九文化區和彌敦道的超級行人網絡,貫通東西南北。九龍公園的露天游泳池、迷宮花園、瑰麗花園,這三個地點可伸延至地底四層空間,分為「地面上層」、「地面層」、「地庫一層」和「地庫二層」,每層高約三至四米,粗略推算能提供70萬至80萬平方呎樓面面積,包含休閒設施和商店等。
由於公園地勢高於附近街道,所以其地下空間的第一層就是「地面上層」,這層將拓展通往西九文化區的步行通道;「地面層」將水平連接彌敦道及九龍公園徑,通往廣東道方向;而地庫層則通往連接尖沙咀港鐵站,以及通往北京道和柯士甸道的地下行人網絡,並擬設置康樂文化設施和商舖等。
增加市民使用西九設施意欲
香港專業人士協會常務副主席兼註冊專業測量師陳東岳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認為,公園地面沒有大型建築物樁腳,水管和電纜等管道也較少,施工相對容易,可拓展較大的地下空間。以九龍公園為例,是很值得發展的項目。
他說,目前由尖沙咀前往西九文化區,步行最快也要半小時才能到,若利用九龍公園興建地下通道,加上自動步行系統,可縮短往返時間,亦減少人們乘車往返,從而減輕路面交通壓力,也可增加市民使用西九文化區設施的意欲,帶來多方面好處。
區議員:勿在地底複製海港城
當局構想中的九龍公園地下空間,很大部分是通往周邊各處的步行通道,當中也會加入社區設施和商業元素,把人群從擠迫的地面街道分流至地底,對附近居民和遊客而言,都增加了可使用的空間。油尖旺區議員楊鎮華對計劃表示認同,就如港鐵旺角東站有行人天橋連接至旺角站等地方,發揮很大的分流作用,減少人車爭路,相信開拓地下空間也能做到類似效果。
不過,楊鎮華表示,希望整個大方向能以提供休憩空間和公共設施為主,因為油尖旺區本身社區設施不足,應利用發展地下空間的機會,增設地方讓街坊打球、開會,以及進行其他康樂活動。
楊鎮華向本報記者坦言,擔心拓展地下空間的計劃最終會變成地下商業城,並強調油尖旺區人流多,人們逛街逛累了,想找個地方歇腳,別說公共休憩地方,就算是願意花錢光顧咖啡室也「一座難求」。他認為,不論是居民或遊客,均需要多一個地方,在這擠擁的城市裏透透氣,「九龍公園周邊不缺乏商舖,已經有?麗大道、海港城等,最缺乏的是讓居民和旅客歇息的休憩空間。」他表示,像旺角道的行人天橋,該處一家商舖都沒有,但大家都方便了。「以往從旺角東站走到旺角站要花15分鐘,現在大概8分鐘就能到,這就是無形的經濟效益。」
團體倡一人一信反對計劃
政府發展地下城的第一階段公眾諮詢已於2月6日完成,有關部門在諮詢期間舉辦了多場巡迴展覽、公眾規劃工作坊和專題小組會議,與不同持份者探討相關議題。政府表示,會根據收集到的意見,?手籌備地下空間發展的概念方案,然後進行初步技術評估。當局會根據技術評估的結果,再就有關地下空間發展項目的初步發展時間及成本等進行估算,預計有關評估於明年初大致完成,其後就概念方案展開第二階段的公眾參與。
據了解,在諮詢期臨近結束時,當局收集到大約份意見。在公眾諮詢展開的初期,有逾八成人對此計劃表示支持。但當諮詢期臨近尾聲,多個團體提出反對聲音,並組成保護市區公園大聯盟,呼籲市民以一人一信的形式,向政府表達反對這計劃的意向。
這些團體主要憂慮挖掘工程會影響公園原有的環境和引起附近交通擠塞,對市民日常生活造成不便;他們也擔心地下空間發展過於商業化,淪為購物城,吸引大批遊客進駐,令普通市民的公共活動空間變相減少。
保護市區公園大聯盟:擔憂工程影響環境保護市區公園大聯盟召集人羅雅寧早前向媒體表示,政府方面表明會以明挖式拓展地下空間,她擔心這樣會破壞市區公園原有環境和植被,整個公園便要封閉成地盤,市民無法使用休憩地。
羅雅寧認為,若這計劃的目的在於改善行人接駁或增加社區設施,政府可用其他方法在地面選址改善,例如在公園範圍內興建有蓋行人通道,地下隧道走線亦不一定要經過公園。她質疑計劃的主要目的是作商業發展,若要增加商業用地,應首先考慮其他核心區和新發展區,發展公園地下空間應是最後選擇。
區內居民意見
鄺先生:恐增加尖沙咀人流九龍區居民對於當局計劃在九龍公園發展地下城意見不一。任職工程師的鄺先生表示,發展地下空間的理由不外乎是擴展空間用作商業用途、增加休閒用地和減少地面人流,但「集中所有人到地下城,只會令那裏更加擠迫,更多人去」,尤其計劃建議九龍公園地下空間連接港鐵出口,這可能會使港鐵載客量增加,結果適得其反。他認為應該將尖沙咀人流引到其他地方,而不是進一步增加人流。
金先生:紓緩區內商舖租金金先生則認為,尖沙咀道路狹窄,令市民逛街興致大打折扣,相信發展地下空間後可以起分流作用,騰出更寬闊的地面活動空間,而對於商舖租金也有紓緩作用,經營成本下降,物價也可望調底,讓市民受惠。
掃一掃,關注我們,獲取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