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
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
我们离见面的日子
还远吗?
疫情发生以来
许许多多奋斗的面孔、奋不顾身的身影
让人难以忘记
先锋“尖刀连”
80余名安保员进入新民镇?
“看着新增病例越来越少,我相信胜利不远了!”厦门市保安公司副总经理柯友岳还记得,一周多前,他带着首批80余名安保员挺进了同安区新民镇。
“作为同安人,我们早就做好准备了。”柯友岳说,9月16日前,他还在厦门北站带队防疫,而同安进出通道封闭后,他只能居家办公。就在此时,他接到公司委派的新任务,提前摸底在同安的安保员,“经过摸底,除坚守岗位的外,可以调配的有80多名”。就这样,9月17日,一支同安小分队就组建成功了。
没过多久,柯友岳接到任务要马上前往新民镇,他带领队伍最先抵达。这支队伍里绝大多数都是同安人,大家都带着“保卫同安”的决心,任劳任怨。
刚到新民镇时,需要协调的事情很多。作为一支安保队伍,柯友岳和同事们的主要任务是核酸检测点维序,以及作为警方的派驻力量劝导居民不外出,协助收集居家隔离居民的诉求等。
“比如家里没吃的了、需要紧急用药等,我们收集信息之后及时反馈进行处理……”柯友岳说,当时他的手机每天都有几百通电话打进来,头两天几乎无法休息。
归期可期妻子为他留了月饼?
中秋佳节,正是月圆人团圆的时候,市海洋发展局下属的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职工苏原筑正在同安西柯镇西浦村参与当地的疫情防控工作。
归期未定,但归期可期。
中秋节当天,苏原筑跟家人通了电话,妻子告诉他,给他留着月饼,“等你回来,我们一家人再过一次中秋”。
9月17日,苏原筑第一时间响应“逆行”动员,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与其他余名市直机关干部职工一道逆行出征,开启了他在同安的抗疫之行。
提前布置核酸检测点、做好每一轮全员核酸检测现场秩序维护和人员引导、日夜坚守村居卡口、检查落实防控措施、协助接收爱心物资……苏原筑在西浦村的工作具体而繁杂。
“耐心、细心、恒心”是苏原筑开展工作的三大法宝。他表示,如何与村民们有效沟通,引导他们有序参加核酸检测,配合做好卡口日常的测温亮码,学习了解防疫知识等,都需要反复磨合、沟通。
抗疫人员每天会不定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交流防控工作心得,针对实际情况进行研讨,不断细化防控措施。把最简单的工作做到最细致,确保精准防控,是苏原筑对自己的要求。
驻点村居的工作环境艰苦,强度不小。每天上午7点左右起床,半个小时简单的洗漱和吃过早饭后,开始一天的工作,往往持续到晚上八九点才能休息。苏原筑与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所长陈国斌以及其他单位的9名驻村干部一起,住在西浦村村部,每天只能轮流在公用厕所里洗去一天的臭汗,但从来没有人叫苦喊累。?
“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是每个厦门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能为疫情防控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感到非常自豪。”苏原筑表示,每次看到在高温笼罩下穿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日夜工作,他觉得自己的这些付出都不算什么。
苏原筑表示,他期盼早日回到温暖的家中,期待吃上迟来的月饼。他相信,只要厦门上下一心,疫情数据一定能早日归零。
众人爱心接力助行动不便居民顺利采样?
“秩序更好,速度更快,服务也更贴心了。”9月25日,随着翔安区第四轮全区全员核酸检测采样工作的顺利开展,不少市民有了这样的感受。深知全员核酸检测是阻断疫情扩散的重要手段,翔安区新店街道快速响应,精准施策,按照上级要求,鼓励能到采样现场的居民出门检测,而对不能出门的居民开启上门服务模式,加大工作力度,扎实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用实际行动守护辖区居民的健康和安全。
9月25日14时许,在新店街道蔡厝社区核酸采样现场,排队的人流不多,现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准备就地休息一会儿。这时,一辆小轿车停在采样点门口,原来是后坑村村民小陈开车带着邻居老陈来做核酸检测。“没事,不着急,慢慢来。”在门口的志愿者蔡东益立即迎了上去。原来,老陈已经卧床两年,此次积极配合,在邻居的协助下,主动来到采样点。“还有多米呢,老陈直接到我背上来吧。”虽然排队的人不多,但车子只能停到门口,蔡东益立即俯下身来,背起老陈往采集点走。其他志愿者也立即围上来帮忙。到采集室时,他们找来一张椅子让老陈坐,三人抬起老陈到采样桌前。“这次我来背吧。”采样结束后,蔡厝社区党委委员蔡建江主动靠前,背老陈回车上。多米的距离,这位退役军人步伐平稳。只要人人献出一份力
我们一定能
早日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
加星标置顶“海西晨报”
厦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