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是怎样引起的 http://m.39.net/pf/a_6489075.html??你打开了概率论的第篇文章
来看一组数字: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世界每年约实施万例人工流产。近几年,中国每年的人工流产统计数量在万左右,相当于,占了每年全球流产手术的1/6,居世界首位。在接受人流手术的女性中,中低龄者、未育者占比大,重复人流比例高。
流产,作为“成长”的代价,未免太大了些。
年,柴静做过一期关于未成年人堕胎的节目:《新闻调查》之《长大未成人》。
几个十五六岁的女孩背对镜头,断断续续地讲述自己的经历。
有个叫璐璐的女孩,16岁,堕过3次胎。
她的第一次性体验,发生在13岁。这在法律上,涉嫌强奸。
她在日记中写道:
这是一段多么让我不愿回忆的过去,午夜梦回时惊醒的,只抹不了那铁器进入我身体的疼痛,和自己无知的脸。
被问到怀孕对一个16岁的少女来说,意味着什么,她回:“一种要不起的幸福,一种承担不起的幸福。”
访谈中,提到为什么会意外怀孕,女孩们这样说——
“没想到成功率这么高,一下子就中了。”
“怀了也可以打胎,没有关系。”
“男朋友说可以做无痛人流,他出钱。”
“出于好奇,情不自禁。”
很显然,对当时的她们来说,避孕这两个字有些陌生。她们不清楚,意外怀孕意味着什么,人流又意味着什么。
只是在经历以后,她们说:花开早了,会提前凋零。
这不是少数。
根据年的《中国青少年生殖健康可及性调查基础数据报告》:
在有过性行为的15~4岁青少年中,51.%首次性行为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在有性行为的女性中,1/5以上的人有过怀孕经历,其中90.9%的人选择了流产。
据推测,当年全国15-4岁青少年,约为1.6亿。
性教育的缺失,是青少年意外怀孕的重要原因:不知道需要避孕、避孕方式错误、带着侥幸心理避孕。
在性行为日渐活跃的同时,性知识却没有跟上。“中奖”后,没有能力承担后果,只好选择流产。
原因不止如此。
在相关政策和商家逐利的夹击下,广告、大环境对人流多采取轻视和误导的态度。
流产女性往往恐惧被身边人知晓,得不到足够支持和护理;在高效避孕方式的选择和获取上,也不方便。
对未成年怀孕来说,还有法律意识淡薄、14岁以下犯罪界限模糊的问题。要人流的夫妻,往往会考虑性别选择。
整体上,社会对流产态度暧昧。
一边渲染流产的「轻松便捷」,一边对流产女性报以歧视。
校园小说和电影中,人流是青春疼痛的主旋律。
电影《同桌的你》
现实中,无痛人流广告和紧急避孕药遍地,避孕套广告却难上台面。法律规定:与「有关性行为的产品」,禁止刊登。
哪怕有,也会因为「影响市容」被投诉。
讽刺的是——年,医院打出“凭学生证可以享受优惠”的广告语:学生凭学生证可以打6折、
本医院三分钟无痛人流将把痛苦变为享受、
医院特为大学生推出人流优惠套餐,为广大学生解决意外怀孕的烦恼
……
年,医院在高校边发放促销卡:
“无忧无痛人流简爱型50元…凭学生证可享30%优惠”。
并且...“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不知道的,真以为是什么饭店在搞促销。尽管医院,这种宣传违法,但确实有许多心智不够成熟、辨别能力不足、经济拮据的女性,会迫于无奈进入。
而在校园边发放,以营利为目的,隐瞒流产对身心的实质伤害。无疑也是在误导学生:
人流很轻松,根本不算事儿。
实际上,这些促销行为降低了无保护性行为的犯错成本,释放出一种「出事后解决很容易」的轻巧态度。
有多少大学生经历过意外怀孕?
据《-00年全国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调查报告》显示,在有过性行为的大学生中,有5%左右的大学生曾经历过意外怀孕,近一年发生的比例在%左右。
全国有多少在校大学生?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万。折算一下,数字足够可怕。
在经历过意外怀孕的大学生中,13.1%的同学在首次性行为后就遭遇了意外怀孕,17%的同学不止有过一次意外怀孕经历——
“我就蹭蹭不进去。”
“第一次没关系的。”
“就一次,怎么可能那么巧?”
避孕,是双方共同的责任。
但男生往往比女生有更大的话语权,「爽」排在「安全」之前。
尽管,要承担意外怀孕所带来大部分伤害的,是女生。
包括身心上的不适,和社会污名。
大部分人在成长过程中,靠的是「自学成才」:
以男性视角出发的网盘中的小视频,从来不需要戴套;
小黄文中的性描写,更是突破人体极限,避孕是另一个次元的事。
多少人中途补课,多少人扭转了自己性别观?
能看到的是,性的双标以具体伤害体现在女性身上。
反反复复,持续终生。
「流产」通常是青少年意外怀孕后的第一选择。
流产分为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后者包括药流、传统人流手术和无痛人流手术。大部分意外怀孕的人,会选择无痛人流。
但强调温和、成功率高的药流,正中一些人的下怀。
未成年人、大学生意外怀孕,很容易选择药流或小诊所。医院有要求:未成年流产必须有监护人陪护和签字,她们还背负被父母责怪的恐惧。
医院的妇科主治大夫张羽在《只有医生知道!》中说,家教甚严的她,父母给她的「性教育」就是:你如果结婚前做那事,医院流产,简直是给我们家抹黑。
「面子」大于健康。
讽刺的是,越是脆弱而稚嫩的女孩,越容易选择风险更大的路。
药流没有那么简单,有严格的条件:
医院进行,怀孕7周(49天)内才可以,得排除宫外孕。
不温和:虽然避免了手术创口,但药流的原理是令胚胎绒毛坏死、脱落,配上促进子宫剧烈收缩,使脱落的胚胎组织排出子宫腔外。这过程的疼,痛经的女生,可以体会一点点。
成功率不高:药流总体成功率在80%左右,超过7周,失败率更高,可能因为流不干净需要清宫手术。
如果要清宫,相当于药流和人流手术都来了一遍。
而小广告强调的「无痛人流,做完即走」,也是个笑话。
尽管与传统人流手术相比,麻醉减少了手术中的痛苦。
但手术的基本方式,过程与术后可能有的风险与创伤,是一样的。甚至可能因为使用了麻醉,需要额外承担麻醉带来的意外风险。
人流吧有很多分享流产经验、询问副作用、表达后悔的帖子。
也有人情绪激动地强调,一定要做好避孕措施。
某种程度上,这似乎也是一种「姐姐来了」。
最后想强调一点:
流产并不是一个人的污点。选择无保护性行为,才是不负责的行为。导致个体做出这个选择的原因,或许无法脱离性羞耻弥漫的大环境。想要降低一些悲剧的发生,也许无法只通过性教育实现。但我想,这至少是一个可以努力的方向。多希望开头列举的那些数字,可以不再增加。一些tips:1.避孕,预防大于补救;.紧急避孕药和流产都不是避孕方式;3.医院和小诊所,医院进行人流;4.药流听上去温和,但风险整体上并没有小于人流,要遵医嘱;5.有性生活,月经推迟七天以上/同房后11天,医院检查HCG,确认是否怀孕。发生性行为,请做好避孕措施。如果意外怀孕,又没有能力抚养,医院,术后周内,适当卧床休息,不做重体力劳动。“请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文案包子编辑包子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