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QQ群 http://nvrenjkw.com/nxzx/5719.html
当前,上海本轮疫情仍在高位运行。作为特大城市,上海人口密度大,人流、物流频繁,实现“动态清零”任务繁重。如何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尽快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如何做好确诊病例救治和无症状感染者隔离观察?4月11日在上海召开的专家座谈会上,一些医疗专家提出了建议。
虹口区某小区,核酸筛查井然有序。陆仁平摄
完善筛查措施,做好重点区域、重点人群防控
“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速度非常快,同时具有很高隐匿性,一旦发现阳性感染者,往往呈现家庭聚集、单位聚集,并快速扩散。”上海市防控办疾控组副组长陈昕认为,“筛透、拔清、控住”是当前疫情防控的关键。应结合疫情流行水平、区域地理、人口特征等因素,动态优化“抗原+核酸”组合式筛查策略,提高发现阳性感染者的时效性。
提升核酸检测筛查效率。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所研究员卢珊建议,在采取现有核酸检测筛查策略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重点。比如,本地医疗机构、疾控部门、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精锐力量重点保障疫情较重的区域,就近检测,确保尽快完成阳性人员的追踪和转运。对于城中村、大型企业和建筑工地等聚集疫情规模较大的点位,采用“2次抗原+1次核酸检测”的策略,开展快速筛查。
“针对小区围墙外、老旧小区、农村出租民宅等难管的点位,各街道、乡镇要分类细化摸排,落实责任,加大管控力度。”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说,对每日感染人数持续高位或仍在上升的小区、企业等,组织专业力量深入分析封控以来每日新增感染人数持续增加的原因,包括感染者聚集特征、可能的传播途径、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等。实行三区分类管理后,对疫情出现下降的区域,适当减少筛查频次和方式,节约筛查力量;对疫情仍处于高位的区域,增加筛查力量,提高对阳性人员发现和转运的速度。
加强集中用工单位和城郊行政村疫情防控管理。上海市疾控中心党委书记袁政安认为,当前,上海市出现了集中用工单位聚集性疫情增多、城郊行政村聚集增高的趋势。要压实集中用工单位主体责任,强化城郊行政村封控管理。
切实提高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目前上海市疫苗总体接种率很高,但60至69岁老人疫苗两针接种率为78%,70至79岁为61%,80岁以上仅为15%。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员刘珏认为,老年人群是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后重症、死亡的高风险人群。从全球看,奥密克戎流行期老年人群病死率显著高于其他人群。应加快老年人群疫苗接种工作力度,尽快提升老年人群两针及加强针接种覆盖率。此外,要统筹老年感染者救治工作,在发现、转运、隔离、救治、健康监测等各环节,对老年感染者优先。同时,要制定针对老年感染者救治的专门工作方案,建立专门工作机制,尽可能减少重症、死亡。
中午33度的烈日下,社区党员志愿者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不喝一口水,坚守在防疫岗位上。杨建正摄
医院资源,对感染者进行分类救治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医院院长宁光分析,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性较低,重型和危重型比例低,但病毒阳性合并基础疾病患者比例较高,而基础疾病可能出现加重甚至致死。他建议,对无症状感染者、轻症病例、基础疾病感染者、基础重症感染者和重症病例进行分类救治。医院来说,康复者应尽快出院,到社区进行居家健康观察,有部分无基础疾病的医院,以便医院资源,更好地救治其他病例。
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宁光介绍,医院北部院区成立专家救治小组和专家咨询组,建立每天定期会诊制度。同时,将高年资和高水平医护力量派往一线,成立专科小组,与各专科主任参加每日新冠肺炎病区交班,以便更好地治疗感染者的基础疾病。医院充分利用自身优质医疗资源,把基础疾病感染者较多的专科,如肾内科、呼吸科、心血管、神经科,开设专科病房,提升收治能力。医院的平台学科也要充分开放,例如麻醉、血库、检验科、药房、静配中心、内镜和血管介入等。此外,要尽快恢复对ICU重症、急诊、血透、手术、化疗、妊娠等特殊需求感染者的救治。
提升重症患者救治能力。宁光认为,未来可能会有更多重症患者需入住重症监护室,因此有必要增加医院重症监护室床位数量,并适当将非医院的重症监护室有序开放。同时,增加重症监护室医生和护士数量,加强培训和指导。此外,要建立重症病人筛查制度,对有风险的人群及早监测,一旦转重,立即转入重症监护室进行专业化评估、诊断和治疗。
加医院的救治力量。宁光建议,专家应深入临床一线,进入隔离病房内,对疑难复杂的病例进行查房、会诊。医院内要配备心理医生、临床药师和中医师,建立医疗、护理、院感、保障和行政每日联合交班制度,制定每日清单制度,提高救治效率。
“医疗机构要维持最低且必须的群众看病需求,但应该避免感染者带来的院内感染。”宁光说,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分区管理,门诊、急诊、住院部各自分开,独立运行;每栋楼宇相对独立,人员不流动;每个病区相对封闭,减少不必要流动;公共平台区域相对独立。
4月11日,医院首批患者出舱。新民晚报记者刘歆摄
为什么要坚持“动态清零”?
上海疫情仍在高位运行,战“疫”到了最关键最吃劲的节点,这个时候,最需要定力和坚持。
11日,上海新增感染数4月来首次下降,金山区当天社会面清零,是否疫情拐点尚在观察,但从严从紧从快,实现全域社会面“动态清零”,保护人民生命和健康免受病毒攻击侵害,这,不可改变。
坚持“动态清零”防疫目标不动摇,是当下上海的最佳选择。坚持,人民才能早日过上如常生活;上海坚守住,是为了多地成日常。
春天虽已到来,但疫情仍在肆虐,更需各方拼尽全力,与之总决战。期待心中的春天真正来到中华大地。庄毅摄
虽然大家都明白,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才能打胜这场战“疫”,但封控的确给大家带来了诸多不便和困难,群众怨气不小。上海以往动态清零,大家一直很配合,共同迎来一场场胜利。但这一次,疫情异常复杂,传播如此之快,这是一场硬仗、苦仗,社区基层干部和志愿者,包括居家的人民,大家在一起苦战。碰到了困难,选择“躺平”还不简单,但这是对人民不负责,在人民的生命安全面前,没有退路!
奥密克戎的危害性,尤其是对我们这样人口基数大的国家,其危害严重程度绝不似某些议论那么简单。最终选择“动态清零”,经过科学循证,打这场苦仗硬仗必须目标一致,方能以坚决果敢之态度,以最快之速度赢得全面胜利。
坚持科学精准防控,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初心就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当下,一方面要从严从紧从快落实防疫工作,另一方面,要切切实实地解决好群众最突出的困难,从而全面凝聚抗疫力量,争取早日实现全域动态清零,还群众以如常生活。
新民晚报评论员/文
新民晚报(xmwb)综合人民日报
编辑:施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