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白癜风康复天使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906/9412619.html
2月20日,北京告别冬奥,依依难舍,奥运大家庭欢聚,珍藏回忆。
这一夜,北京再次成为荣耀之城、幸福之城、狂欢之城。来自世界各国运动员、1.8万多名志愿者、千万北京市民、14亿中国人和全世界数十亿观众,将目光聚焦“鸟巢”,聚焦北京,携手奏响“一起向未来”的时代强音。
在过去这些天里,中国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向世界奉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兑现了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在过去6年多里,中国人民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让梦想一一成真。
年北京冬季奥运会闭幕式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表达,以“简约、安全、精彩”为创作原则,立足于从全世界的角度展望美好未来。
“‘双奥之城’的艺术化诠释,成为本场闭幕式最大看点之一。”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介绍,闭幕式延续了开幕式的简约风格,通过仪式与表演的有机融合,呈现“中国式浪漫”和“双奥”情怀。“整场演出没有明星,也没有专业演员,而是聚焦运动员,因为这是他们经过辛苦训练和赛场拼搏后的欢庆聚会。”
本届冬奥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实现了全部7个大项、15个分项的“全项目参赛”,在35个小项上实现参赛“零的突破”。最终,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9金4银2铜共15枚奖牌,金牌数和奖牌数均创历史新高,位列奖牌榜第三名。
17天的时间总是太短,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永恒且绵长。为全世界的运动员创造最好、最方便的参赛环境,打造一届最精彩的冬奥盛会,作为东道主,中国做到了!
在北京,各国参赛运动员充分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和文明礼貌,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你永远可以相信中国!”成了大家共同的心声。
北京冬残奥会专场新闻发布会举行
2月20日,北京新闻中心残疾人冰雪运动与北京冬残奥会专场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我国冬残奥运动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奋起直追,逐步发展壮大。”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体育部副主任勇志军说,“北京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申办成功,既是检验我国冬残奥运动水平的标志性时刻,又是更好促进我国冬残奥运动发展的历史机遇。”
勇志军介绍,本次冬残奥会将设置轮椅冰壶、残奥冰球、残奥越野滑雪、残奥冬季两项、残奥高山滑雪、残奥单板滑雪等6个大项78个小项的比赛。
冬残奥会即将开幕,“双奥之城”北京正以青春昂扬的姿态迎接残奥冰雪健儿的到来。
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董连民告诉记者,目前,北京无障碍环境服务保障水平已经符合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8个竞赛场馆、两个冬奥村(冬残奥村)实现全流线无障碍,25医院、60家冬奥会签约饭店、7家冬残奥会签约饭店全部完成无障碍改造,涉奥场所周边1公里范围内个点位完成改造提升。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冬残奥会期间,场馆看台最好的位置将留给轮椅使用者。
“北京携手张家口共同举办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对河北省残疾人事业影响深远。”河北省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杨奇峰表示,备战筹办冬残奥会6年多来,河北省残疾人冬季体育项目全部开展,竞技水平快速提升;群众性冰雪运动深入普及,全省累计50万人次残疾人参与了冰雪运动;无障碍环境建设成果显著,水平明显提升。目前,河北已有34名运动员初步入选北京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占代表团运动员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并在全国省份中首次实现6个大项全覆盖参赛。
平缓的轮椅坡道、宽敞的无障碍卫生间、显眼的引导标识……北京即将进入冬残奥会转换期,记者昨天探访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场馆国家体育场(以下简称“鸟巢”)获悉,鸟巢为各客户群打造了能用、管用、好用的无障碍运行流线,已经能满足冬残奥会无障碍运行需要。“鸟巢是年夏奥会重要遗产场馆,这次又承担着冬奥会和冬残奥会4场开闭幕式,涉及客户群流线多、运行环节复杂。”北京冬奥组委残奥会部无障碍协调处处长兼国家体育场无障碍经理彭四田介绍,这些客户群涉及五大类,包括运动员、观众、媒体、奥林匹克大家庭和演职人员。
比如运动员流线,开闭幕式当天,冬残奥运动员从无障碍车下来就会享受到有温度的服务。工作人员准备了25个临时坡道,会提前放在落客区,从三个冬残奥村抵达后,运动员们顺利下车,并经引导标识进入鸟巢附场,简单休息后再进入场内。另外,客户群途经的4个主要出入口,在转换期内都会铺设无障碍坡道,坡道比例为1∶14至1∶20,完全满足运行需求。在观众流线上,记者注意到,无障碍摆渡车的上落客点旁边,就有一处全新灰色塑胶坡道架设在减速带上。虽然这是一条上坡路,但即便轮椅人士也可轻松通行。开闭幕式当天,无障碍检票口也会对外开放,保证这条流线的顺畅。
完成安检进来,一处清晰的引导标识会将观众直接指引到无障碍座席或无障碍卫生间。此次,为了全面提升场馆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鸟巢对场馆内部个无障碍卫生间及8个厕位进行了全面改造和升级。
改造处处体现人文关怀。卫生间里的墙壁做了圆角处理不易磕碰;洗手台四周增加了扶手;马桶周边的L形扶手改造成了长方形,方便轮椅人士起坐;低位紧急呼叫按钮也是新增的;还有高低两个挂钩,满足不同残疾人群需求。此外,儿童马桶垫圈、儿童垫脚凳、可调节高度的多功能置物台等也是改造中添置的,既安全又十分人性化。
除了专门的无障碍卫生间,普通卫生间里也划设了无障碍厕位。“我们把两个厕位改成一个,留出了1.5米的轮椅回转空间,低位按钮、扶手也一应俱全。”彭四田介绍。就连小小的开关门按钮都体现了无障碍的细心设计——考虑到手指关节不便的观众需要,工作人员把通常使用的旋转式开关改成了拨动式。
在观众座席,个无障碍座席显眼易见,前方均设置了10厘米高的挡台确保安全,并且按1∶1设置陪同座席。另外,考虑到冬季观赛的特殊性,场馆内还新增了挡风墙,为观赛人员遮风挡寒。
2月20日北京冬奥会闭幕后,冬残奥会的转换期工作即将开始。“无障碍重在细节优化,虽然一些设备设施已经就位,但我们会在转换期间对现有的坡道进行整改优化,更新无障碍引导标识,加强应急预案完善。”彭四田直言,北京夏奥会为城市留下了宝贵的奥运遗产,极大促进了城市无障碍环境水平的提升,这次也一样,希望场馆内外的无障碍良好环境为主办城市留下可持续的宝贵遗产。
与年时相比,年国家体育场的无障碍水平大幅提升。“以前是有就行、能用就行,现在是要用得舒服、用得方便,这些变化充分体现了14年来中国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理念的变化,中国的无障碍环境更有温度,给予人们更美好的体验。”彭四田说。
★
来源:深圳市无障碍城市联合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