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机器人3D打印,博物馆迎来黑科技

在游戏领域,VR可使游戏场景更真实

当前的博物馆正在成为黑科技的前沿实验场。

年被称为VR虚拟现实技术的元年,该技术大热于世,各大手机厂商与视频网站,如三星、HTC、LG、索尼、华为等都推出各自的VR设备,百度开辟了专门的VR频道,暴风、乐视也都有VR魔镜和VR电视。VR同样也助推了“智慧博物馆”浪潮,被尝试应用于博物馆的展览、展示,引发业内广泛兴趣。除了VR成为焦点之外,在年9月的第七届博博会上,中国首款为博物馆量身打造的智能机器人与堪称逆天的3D打印也备受瞩目。中国博物馆的黑科技时代就这么来了。

▌VR初体验

第七届博博会上,观众正在体验数字敦煌项目的VR

9月的第七届博博会,众多展商提供的VR体验,大赚观众眼球。一个月之后的10月25日,故宫博物院在展览中首次使用VR技术,观众佩戴VR眼镜后,可以在虚拟现实中从紫禁城穿越到江西景德镇的考古现场。

那么,观众体验完VR有什么感受呢?

在博博会上,一位体验数字敦煌VR的观众兴奋地告诉记者:“非常值得体验,洞窟是按照1∶1的比例还原的,很真实,细节挺清晰,甚至可以通过门看到外面的胡杨树林。我是一个敦煌爱好者,这个VR让我对敦煌更加心驰神往。现在,敦煌的很多窟都关了,如果用这个技术,可以让更多的人在世界各地了解到敦煌的灿烂文化。如果博物馆对国宝级的文物做一个1∶1的还原,一方面可以让世人多维度去观看、了解文物。另一方面,对文物保护也是非常有益的,因为展厅的光、人流、呼吸都会对文物产生一定的损坏。VR是很好的技术,以后一定会普及到家里,到时候在家里就可以逛世界各地的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正在运用VR技术展示唐墓壁画

新技术令人兴致盎然,但大部分人对VR概念的认识并不清晰,很多现身的所谓的“VR”都算不上是真正的VR。

这种“VR虚拟展墙”虽然功能强大,但与VR并无关系

比如,有一种“VR虚拟展墙”,将文物观览、教育、同类产品查询、观众留言等功能集于一身,虽然功能齐全,但跟VR并无关系,称之为“数字展示屏”更为确切。在故宫数字博物馆虚拟现实剧场播放的《天子的宫殿:紫禁城》和故宫角楼展示的介绍角楼构造的视频等产品,虽然采用数字模型制作,具备VR部分功能,但并不满足VR的基本特点。

创捷传媒新媒体技术部的总经理邱春麟介绍说,VR虚拟现实必须具有三个特点:沉浸感、交互性、想象力。

沉浸感,即全景式沉浸到虚拟场景中,如戴上头盔后就感觉自己真的进入了博物馆,而且可以在虚拟场景中走动;交互性,即可以与文物进行互动,可以拿起文物进行°查看,甚至可以拓展到声音互动;想象力,就是可以虚拟、演绎一些场景,如人可以变小站到桌子上,或者在博物馆看到一个模型可以进入其中。

创捷传媒做的虚拟场景中,用手柄敲编钟,会听到悦耳的钟声

比较先进的VR还会有一些附加功能,如创捷传媒的VR加入了评估功能。观众戴上VR头盔,通过脑电波可以评估其情绪反应,同时,通过视觉追踪技术,也可以监测观众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tringuser.net/jbzl/87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