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后,伤口疼痛该怎么办快,快,快,快给

镇痛泵就是麻醉医生用于患者术后镇痛的一种工具。它使镇痛药物在血浆中能保持一个止痛的稳定的浓度,并且可让病人自行按压给药以迅速加强效果,治疗更加个体化。

为什么要用镇痛泵?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术后疼痛是自然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对手术后的疼痛只能默默忍受。其实,疼痛本身可以产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例如机体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使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血压上升;精神方面的改变导致烦躁不安、忧郁,继之影响到消化系统功能,体力的恢复;内分泌、激素的影响,直接和间接使各种受体功能发生改变。相信很多人(医护人员及病人的家属)都目睹病人(或亲属)被疼痛折磨时痛苦的样子。其实,绝大部分的疼痛都是可以治愈或减轻的!而镇痛泵的个体化应用可以很好的解决好患者的疼痛问题!

镇痛泵的好处

1、减轻了病人痛苦。疼痛作为第五个生命体征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而要求无痛,是病人的基本权利。

2、可行走的硬膜外镇痛不影响病人自由活动,增加病人的舒适度,医院的服务水平。

3、完善的术后镇痛能使病人早期活动,减少下肢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的发生,促进胃肠功能的早期恢复,有利于病人的早日康复。

4、减少术后病人体内的儿茶酚胺和其它应激性激素的释放,有利于降低心率,防止术后高血压,减少心肌做功和氧耗量,对心功能障碍病人特别有利。

什么样的患者建议上镇痛泵?

01

手术范围广、时间长的病人,如各科的癌根治手术、头颈胸腹的联合手术。

02

开胸、开腹且切口较长的手术病人。这类病人常需停留的胸腔引流管、胃管,也增加他们的疼痛。如果因为疼痛而不愿翻身、咳嗽,容易增加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03

泌尿科前列腺电切术的病人。使用术后镇痛泵还有利于缓解前列腺痉挛,减少出血。

04

骨科大手术病人。

05

部分腹腔镜手术病人。

06

有高血压或冠心病病史的手术病人。

07

敏感的女性病人。老年病人和小儿对疼痛的反应较迟钝,而年轻女性往往相反。

08

有强烈要求的病人。

镇痛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1、低浓度局麻药

通过硬膜外导管输入硬膜外腔,或连续腰麻管进入蛛网膜下腔阻滞机体感觉神经的传导,从而减少疼痛。

2、麻醉性镇痛药

包括吗啡、芬太尼及舒芬太尼等。这些药物全部或部分激动中枢神经系统阿片受体,而产生强的镇痛作用。可通过硬膜外、蛛网膜下腔或静脉给药。病房也有经皮给药的芬太尼贴剂。术后疼痛属于急性、短期的疼痛,短期使用阿片类药物不必担心导致成瘾的问题。但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如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尿潴留、皮肤瘙痒等,也是应用了镇痛泵的病人有时出现以上并发症的原因所在。

3、非麻醉性镇痛药

主要是非甾体消炎药,如氯诺昔康(可塞风)。其作用部分主要在外周,镇痛强度比阿片类药物弱,适用于中等强度的疼痛。没有阿片类药物常见的副作用,但有胃肠道症状如恶心、诱发消化道溃疡发作等。因其解热消炎的作用,常用于骨科病人的镇痛。

4、神经安定药

如氟哌利多、咪唑安定。这些药物无镇痛作用,但可强化镇痛药的作用。因氟哌利多有强的止呕作用,还用于对抗麻醉性镇痛药的胃肠道症状。

5、镇吐药

常用阿扎司琼,为5-羟色胺受体阻滞剂。

镇痛泵怎么用?

镇痛泵因里面所装的药物不同而分成硬膜外泵和静脉泵两种。硬膜外泵常使用局麻药、吗啡等,而静脉泵常用芬太尼、曲马多等,两者的使用需严格区分,不能把硬膜外泵接到静脉输液端,也不能把静脉泵接到硬膜外接头处,否则会出现局麻药的全身麻醉作用或因阿片类药物过量引起病人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严重并发症,一旦在病房发生以上意外是非常危险的。所以,除麻醉医生外,任何人都不允许随意改变镇痛泵的给药方式。在手术病人带着镇痛泵回到病房前,麻醉医生会做好以下事情:

根据病人情况选择48小时泵,配好镇痛药物,加入镇痛泵使扩张囊的顶端到达泵体的毫升刻度处。

在手术接近结束时先为病人推注一次首剂量,使镇痛药物迅速达到一定的浓度,以衔接麻醉后到镇痛泵起作用这段时间,保证病人不痛。

然后,把镇痛泵连接到病人身上,硬膜外泵的用胶布固定妥当,静脉泵的接到输液端,如使用三通的应保证接头通畅。

当病房护士接班时,应了解所用镇痛泵为哪一类型,是否连接妥当。必要时向病人或其家属解释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tringuser.net/jbjc/71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