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终人散难言再见

时光跟着思绪回到一年前,当我第一次得知我可能参与冬奥会时候的惊喜和激动,似乎还记忆犹新。整个暑假都在等着被“召唤”,而9月22日报到的第一天就开始为马上到来的10月测试赛紧锣密鼓的准备起来了。时间紧,任务重,再加上人员紧缺,作为首都体育馆庆典仪式领域的副经理,初来乍到,我只能一遍遍的仔细学习相关材料,向各个领域的老师们请教各项工作的细节内容。因为种种原因,我们领域有一名P类人员未能到岗,另一人也只能十一假期后才到岗,于是一人多岗被迫成为眼下唯一的办法。整个10月几乎没有一个休息日。

从旗杆改造、升旗软件测试及使用,到播报脚本的撰写,一稿又一稿的修改给运动员和颁奖嘉宾的讲解词,我一个人把升旗主管和运动员及嘉宾主管的工作都做了一遍,当然我自己职责范围内的请示报文、志愿者管理与培训和防疫分区监管及团队培训工作也不能落下。这段时间的忙碌与充实让我快速成长,随着志愿者和最后一位P类人员的到岗,我逐渐将一些日常事务性工作分出去,而迎面而来的又多了许多国际组织的人员需要沟通和对接。

测试赛整体就两个字,忙乱。但也正是这份忙乱,让我拥有了冬奥会正赛期间的底气和自信。当每项工作我都亲力亲为过一遍后,对接、管理和沟通就变得愈发顺畅。测试赛后简单的总结和回顾,将暴露出的问题一一梳理、逐个攻破后,就开启了冬奥会的准备工作。

由于测试赛是短道速滑世界杯、花样滑冰亚洲杯,其运营主导单位是ISU(国际滑冰联合会)而奥运会的主导单位是IOC(国际奥委会),整体的流程要求和运营规范会有些许差异,因此重新对流程和规范的梳理和沟通就显得非常重要。场馆颁奖仪式在每场比赛后的时间非常短,充其量不过10分钟的时间,但却是最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tringuser.net/jbby/101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